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按年份分组
1999
(2)
1997
(1)
1996
(1)
1985
(1)
按来源分组
辞书研究
(1)
东岳论丛
(1)
语文建设
(1)
中国韵文学刊
(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三论
点校本
知其所以然
现代汉语
周礼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通假字】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通假字
三论(续)
作者:
赵恩柱
来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假字
通假义
《周礼
《说文》
新《辞源》
术语
段玉裁
郑玄
三论
考工记
描述:
可以研究,而通“‘叱’”则不正确,说见后.
也说“萧飒暮蝉辉”兼为翁宏《春残》鸣不平
作者:
陈冲敏
施向东
来源:
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唐诗》编者
《宫词》
《辞源》
通假字
唐宋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古音
象声词
点校本
晏几道
描述:
也说“萧飒暮蝉辉”兼为翁宏《春残》鸣不平
“令堂”述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庄子》
中国古代文化
《论语》
通假字
汤显祖
知其所以然
萱草
忘忧草
父母双亲
描述:
中国素称文明礼仪之邦,一向讲究谦恭礼敬。表现在称谓上,对自己以及自己一方的亲属,要用谦称;对对方以及对方的亲属,则用敬称。“令堂”一称就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有的人对“令堂”一称不甚了了;有的即使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令”还好办些,它有“美、善”之义...
读《礼记笺注》
作者:
谢祥皓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三礼”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汉语
“礼”
《周礼》
通假字
《仪礼》
《汉书·艺文志》
普通话语音系统
描述:
读《礼记笺注》
略论“读若”
作者:
谢纪锋
来源:
辞书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若
说文解字
注音法
注音方法
周礼
比况性
直音
假借
反切
通假字
描述:
读若又作读如,是反切产生之前的一种注音方法,带有比况性质,其出现比直音注音法略早。东汉经学大师常用这种方法为汉字注音,《说文解字》除了利用谐声偏旁标示读音以外,也大量使用读若方法注音。比如:《周礼·夏官·服不氏》:“宾客之事,则抗皮。”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