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0)
报纸(85)
图书(7)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0)
地方文献 (151)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1)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9)
2013(24)
2012(35)
2011(23)
2010(44)
2009(21)
2008(23)
2005(20)
2004(11)
1985(3)
按来源分组
艺海(2)
文学教育(2)
今日南国(1)
视野(1)
新青年(1)
读者(原创版)(1)
北方文学:下半月(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
中国远程教育 下半月(1)
文学教育(上)(1)
爱情
作者:李愫生  来源:新青年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昆曲  牡丹亭  茶楼  漠北  杜丽娘  小城  柳梦梅  柔软  声音 
描述:他们说,没有人会喜欢昆曲。艾梅知道,他们喜欢的是吐字不清的周杰伦,是永远摸不清他在说什么的王家卫,是唱得响亮的中国好声音。甚至,很多时候,问他们昆曲是什么,他们都笑着摇摇头,样子茫然。艾梅的心落寞地疼。
五等爱情
作者:陈寅恪  来源:视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新金融  设想  五等  悬空  永久  爱情  纪念  接合 
描述:第一,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 第二,与其人交识有素,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如宝、黛是也; 第三,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纪念不忘,如司棋与潘又安; 第四,又次之,则为夫妇终身而无外遇者; 第五,最下者,随处接合,唯欲是图,而无所谓情矣。 (卢金强摘自《新金融观察
叛逆的时代女性: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与爱情追求
作者:李赛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杜丽娘  幸福观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其浪漫主义传奇杰作《牡丹亭》中为我们描绘了柳梦梅和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为情可以死又可以复生的、视男女爱情为人生幸福的价值观和生存目标的艺术形象.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施祥爱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经典代表,两部作品都以推翻封建礼教,突破传统爱情婚姻观念作为主题思想,并塑造了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但是由于两部作品创作时代和社会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在爱情描写上
“神”是汤显祖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如果说“情”是汤显祖文学的出发点,而“才”、“气”是“情”的表现载体,那么,“神”则是他所追求的情感表现的理想境界。正是对“神”的强调,使汤显祖与李贽、徐渭诸人分别开来。汤显祖、徐渭两人论诗,都
白先勇的《牡丹亭》里有青春与爱情
作者:宗禾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版图片为资料片 很多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感情,比如机缘。白先勇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青春版《牡丹亭》的未来时表示,九年的《牡丹亭》可遇不可求。 做一部让人看得懂的昆曲 九年前,白先勇想得很单纯,“这么美的东西,我想带给更多的人看看。”从演员挑起,到创意,到编排,到磨合,到世界各地巡演20
生死与共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的同异比较
作者:崔玉娥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至情  个性解放 
描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各自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们的爱情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都描写了生死与共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倾心,情意缠绵,柳梦梅与杜丽娘在梦中相遇,一往情深。本文
情趣,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
作者:朱秀玲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趣  语文教学  《师恩难忘》  著名作家  语文学习  故事  一年级  刘绍棠 
描述:丰富的精神大餐。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在"情趣"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超越性
作者:陈聪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莺莺  娇娘  林黛玉  爱情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其笔下的杜丽娘是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叛逆者。本文主要是运用与娇娘、莺莺和林黛玉比较,来彰显杜丽娘的光辉形象,从而揭示其形象具有不可企及的超越性。
明代爱情剧研究:以“花园意象”为视角
作者:赵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  花园意象  《玉簪记》  《牡丹亭》  《西园记》 
描述:意象在爱情剧中的文化意义。花园意象在爱情剧中有物理空间,情感空间,精神空间三层意义,在“花园”这一时空下,戏剧呈现“尚奇”,“尚情”,“尚美”的艺术追求。第四章,花园意象爱情剧个案分析。对《玉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