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德、性:认识论视域下陈景元哲学的三重境界
作者:代玉民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描述:,通过“气”贯通为一“冲和”整体,落实于“治身”、“治天下”的实践中.
陈景元注《老》及对老子论之发挥
作者:夏当英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描述:气象;至于与气的关系,他依然沿用道家传统气化论来加以解释,但又融入了新的观点。
元和日本曹洞
作者:何燕生  来源:法音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曹洞  中国佛教  身心脱落  天台  中日两国  日本学者  临济  开创者  日本社会  坐禅 
描述:中国佛教自公元六世纪中叶经由朝鲜半岛移植到日本以后,逐渐在日本社会流传开来。隋唐时期,中日两国通过海路开始直接往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三论、法相、华严宗、律宗、成实
元与曹洞:禅的本土化发展
作者:王颂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曹洞  达磨  兼修禅  教团史 
描述:然的密切联系,历史上关于祖以及传法谱系的诸多传说往往出自于后来者的有意修饰甚至杜撰.元禅复制自中国,而日本曹洞则通过本土化的转型成长为日本佛教最主要的宗派.
当世 名重本朝——简论范仲淹与王安石
作者:高克勤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文学创作 
描述:北宋中期发生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对当时的政局及其后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庆历新政及其主持者范仲淹对熙宁变法主持者王安石的影响,王安石与范仲淹的交往,以及范、王文学创作的相同点。
“任”: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
作者:张之楠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濂  朱熹  陆九渊  合会朱陆 
描述:宋濂作为明初最重要的理学家和文学家之一,理学传承可上溯到朱熹和吕祖谦,文学传承可上溯到方凤。宋濂在理学上没有固守一家之说,而是综览百家之说,丰富自己的理学思想。对于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宋濂不偏向于一家,而是调和二家之说,提出自己的明心、识心之说。
邓显鹤与宋诗风的形成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鹤  江西诗    曾燠  程恩泽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宋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
邓显鹤与宋诗风的形成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鹤  江西诗    曾燠  程恩泽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宋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
论王安石本体论思想体系
作者:胡金旺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本体论  本体论 
描述: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想体系。
临济、曹洞二宗禅学比较研究
作者:殷玉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济  曹洞     
描述:禅学思想又不尽相同,禅法差异较大,禅风也形成鲜明对照。 本文以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两家的禅学,分析两家立法门与弘法施设,以期品味其迥异之趣。概括而言,临济要求学人必须首先建立“真正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