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就慧眼辨真伪:"秘史新说"系列文章之九
-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秘书 皇帝 起草 通知 翰林院 宦官 宋仁宗 传达 字条 虞集
-
描述:?这就需要秘书独具慧眼,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稳重历练的处事风格.
-
《龙城石刻》应是柳宗元手迹
-
作者:喻国伟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城石刻》 《龙城石刻》 真伪 真伪 考证 考证
-
描述:《龙城石刻》又称剑铭碑,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真伪争论不休。从石刻内容、书体风格、书家个性及其流传过程等方面进行考察辨析,《龙城石刻》都不是宋人伪作,而应是柳宗元手迹。
-
曾巩《谢康乐咏怀诗帖》真伪考
-
作者:方艳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杨恩寿 杨恩寿 杜雨田 杜雨田 伪作 伪作
-
描述:清代《古芬阁书画记》以及《眼福编》两书中都收录有曾巩所书《谢康乐咏怀诗帖》,此贴未见载于其他书籍。经作者考证,两书实为一人所编,其中多有赝品,曾巩此帖亦是他人伪造。
-
《周礼》中辨土、辨物观念与生态秩序
-
作者:潘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原始农耕文明产生以后,农作物作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直接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因此,农耕便成为原始文明中的重要组成。农耕的结果是单一的粮食产出,它的过程却涉及到诸多文化的创造以至于文化形态,换言之,农作物的种植受到诸如天气、季节(时令)、
-
《礼记》郑注辨误一则
-
作者:张秀英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辨误 郑注 《学记》 《周礼》 中华书局 影印版 中年
-
描述:乃考焉。(1980年中华书局影印版,卷三十六,第1521页)笔者对此颇有疑问,故略陈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
王安石“新学”名称由来考辨
-
作者:熊凯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新学” 名称由来 考辨 近代以来 荆公新学 官学化
-
描述:学官学化有何关系?显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探讨王安石的学术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学界对此涉及较少。方笑一先生最早在《北宋“新学”名义考论》中指出:“‘新学’一词在王安石的时代已成为其一派学术的专称,尽管这一名称隐含贬义。至于‘荆公新学’一词,则是全祖望的创造。”(《人文中国学报》2005年第11期)但其过于依赖反对者之口而忽略其他,并且其考察存有不周详之处。本文围绕荆公新学官学化进程以及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结合前人相关研究,试图就这一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一“新学”就字面意思而言,可以作为一种新兴学术的泛称,历代皆有,内涵因时而异,如近代“新学”多指西学。在宋代,“新学”名称最早用于指代宋初与汉唐章句训诂经学迥异的义理之学。宋初诸儒孙复、胡瑗、石介以义理释经,皆可谓“新学”,这里的“新”包含了对传统经典诠释的...
-
晏殊《蝶恋花》“乐景写哀”辨
-
作者:昝娟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蝶恋花》 晏殊 晏殊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表现手法 《珠玉词》 《珠玉词》 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苏教版 苏教版 反衬 反衬
-
描述: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可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在这里出现了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
-
胡应麟生平考辨三题
-
作者:王嘉川 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生卒年 生卒年 表字 表字 王世贞 王世贞
-
描述:胡应麟是明代浙东的一位优秀史学评论家和文献学家,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有关他生平的一些基本情况,后人竞也存在着许多误会、误解乃至信口臆说,需要重新梳理和考证,以澄清事实真相.
-
郭绍虞《宋诗话考》辨误一则
-
作者:高燕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话考》 郭绍虞 辨误 《冷斋夜话》 黄庭坚 曾巩 王安石 江西
-
描述:话》卷6曾载潘兴嗣与曾巩、王安石交往之事。曾巩《元丰类稿》卷5有《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是曾巩知洪州前寄给潘兴嗣的。然考曾巩知洪州所作的推恩状,与《江西通志》说法不一。曾巩《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元丰类稿》卷33)云:“本州人试将作监主簿潘兴嗣,五岁以父任得官,二十二岁授江州德化县尉,不行。熙宁二年,朝廷察其高,以为筠州军事推官,不就。今年五十六,安于静退三十余年。……处幽不改其操,皆已白首,然未有为上闻者,故其子独未蒙恩。……兴嗣有子群,年二十二岁。”此状明言是为潘兴嗣子潘群推恩授官的,非为其孙潘淳,可见《江西通志》误将潘淳当作潘群。又,宋人杨杰为潘兴嗣夫人钱氏所作的《故钱氏墓志铭》云:“夫人钱氏,其先钱塘人,尚父吴越王之族。年始笄,而归于吾友潘延之兴嗣。……生男子二人:长曰昂,前任某官;仲曰群,举进士,...
-
郑司农注《周礼》所用“读为”术语考辨:兼评段玉裁对“读为”
-
作者:楊天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郑司农 《周官解诂》 " 读为" 段玉裁的界定
-
描述:并非都是用以解释通假字的,情况十分复杂,真正用以解释通假字的,仅42例,只占全部字例的35%,此外还有多种情况。这说明在郑司农那个时代,训诂术语的创制和运用还很不规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也说明,段玉裁对汉代训诂术语的界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并不完全符合汉代训诂学的实际,因此不可盲目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