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8)
会议论文(9)
学位论文(7)
报纸(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1)
地方文献 (20)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11)
2012(15)
2007(9)
2006(7)
1999(14)
1997(11)
1984(5)
1983(5)
198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
文献(8)
兰台世界(4)
文史杂志(3)
语文教学通讯(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
中华魂(1)
中国教师(1)
魅力中国(1)
“疕”
作者:尹欣 刘士敬  来源:中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出土文献  分而治之  甲骨文字  疾病  周礼  会意字  郑玄注  疮疡  专名 
描述:《说文解字》:疕,头疡也。《周礼·天官·医师》: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郑玄注曰:疕,头疡,亦谓秃也,身伤曰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九》云:疕为头疮专名,他疡不得称疕。今考多种出土文献,殊觉以上定论有待重新订正。疕甲骨文字中既已有之,它是表示疾病的一个会意字,金文也有所
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
作者:高建立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者  朱熹  意见分歧  主观唯心主义  心即理  心学  朱子  客观唯心主义 
描述:论争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二者在治学问题上展开了辩论,实际上就是关于认识论问题的争论;第二次是朱陆之间通过书信往来,就“无极”“太极”问题的辩论,实质上也即是本体论的争论。虽然二者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论非常激烈,而结果仍然相持不下,以各执己见而告终。朱陆之争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阵营内部两大哲学流派的学术争论,无论是鹅湖之会,抑还是往来书信之辩都充分暴露了二者在哲学思想上的意见分歧,本文试就朱陆思想差别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指正。
璋的考——兼论三星堆玉器
作者:李天勇 谢丹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星堆  端刃  刀形  玉器  牙璋  《周礼》  器物    文物  祭祀坑 
描述:璋是中国传统重要礼玉之一,记载璋的典籍以《周礼》最为详尽。但现存古今有关璋的说法却枝蔓横生,异说纷纭。本文试图重新考订和分析典籍中璋的原始资料,并在借助现代考古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新认识。
梅尧臣、欧阳修交谊考
作者:张仲谋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梅尧臣  王安石  范仲淹  三十年  文坛盟主  宋代文学  西昆体    吕夷简 
描述: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个性、政治观、文艺观诸方面分析了梅、欧二人交谊的基础。以下两部分结合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对梅、欧交谊的两段公案,作了具体深入的考察辨证,澄清了一些前人的误解与谬说。
“万物皆备于我”考
作者:刘泽亮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物  盂子  《孟子》  心学    求仁  反身而诚  性即理  天地万物  陆九渊 
描述:许多学者在评判孟子哲学思想性质时,往往都以对“万物皆备于我”这一命题的阐释作为其定性的依据和佐证。而长期以来对这一核心命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对这一特定命题训释本义、考察和辨析其源流,并对这一命题及其历史发展作一简要的价值评估。
秦简牍所见内史非郡
作者:张金光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史  中央机构  云梦秦简  京师  简牍  青川县  行政长官  《周礼》  武王  木牍 
描述:按,此两说并误。秦简牍所见内史应为中央机构之一,其职主要为总理全国财政,并兼其它多种职分。今说如下。
清中和韶乐考
作者:万依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韶乐  雅乐  《周礼》  孔子  乐器    祭祀  乐种  古乐  行幸 
描述:清代宫廷音乐,在《御制律吕正义后编》中。分为祭祀、朝会、宴飨、导迎、行幸五类,每类下又分若干乐种,每个乐种都有特定的乐器组成的乐队,特定的乐章名称、歌词格式、曲调风格、记谱方法及使用场合。各乐种及乐队在使用时虽有重叠和交叉,但其各自的特点却不变。中和韶乐即在祭祀、
《国语·齐语》中的国、鄙组织考
作者:应永深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事组织  民事  春秋时期  所记  齐国  国语  可靠性  战国  周礼  大夫 
描述:其间”(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7页)。本人考的结果是:《齐语》所记春秋时期齐国国中的民事、军事组织是可靠的;鄙中的民事组织则有可靠的和不完全可靠之别。兹述如
孙奇逢“严儒释之”思想论评
作者:李之鉴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奇逢  陆九渊  禅学  道学  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明清之际  宇宙观  指导思想  主导地位 
描述:公允。因为程朱亦是道学,毕竟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它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当心学夺理学而居主导地位之后,又推波助澜,加深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最终导致明政权的崩溃,汉民族的败亡。这个责任陆王岂容推卸?然程朱也不得辞其咎。客观地讲,道学同禅学本来就有不解之缘,这在宇宙观上反映是非常明确的。因而说作为道学的心学派理学派,不管怎么高举孔孟旗帜,但都摆脱不了同禅学的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