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
地方文献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0(1)
2009(2)
2005(1)
2003(1)
2002(3)
1999(1)
1998(1)
1996(2)
1994(2)
1993(1)
按来源分组
阅读与写作(2)
决策咨询(1)
青年科学(1)
市场研究(1)
都市晨报(1)
语文月刊(1)
现代农业(1)
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1)
思维与智慧(1)
中国消防(1)
古代消防趣谈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消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趣谈  消防  古代  防火意识  《周礼》  宣传工作  春秋战国 
描述:笃、寒冬腊月,小心火烛,水缸满满,灶仓清清!”的呼喊声。这时,人们就会去看一看灶门口有没有火种,并将柴草拿净,古时没有钟表计时人们把一昼夜分成几个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又把一夜分为五更,并有专人按时辰报更喊火烛,并敲打竹制响器发出信号。[第一段]
“绝对”趣谈
作者:曾昭安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联  刘禹锡  袁世凯  王安石  孙中山  冯国璋  杜甫  苏轼  解缙  大禹 
描述:有人做出上联,征求下联,但由于对句要求过高,至今无人对出,便成了绝对。下面这个半边对就是一副典型的绝对: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形声字趣谈
作者:于华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声字  王安石  声旁  读音  滑稽  苏东坡  女子  三点水  表示  读作 
描述:形声字趣谈
清明节趣谈
作者:刘安柏  来源:现代农业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明节  寒食节  介子  晋文公  春秋时代  开始流行  重耳  民间  纪念  周礼 
描述:肯受
诗僧趣谈二则
作者:覃召文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僧  发展趋势  集团化发展  明末  曹洞宗  中国诗歌史  禅宗  佛教  陈垣  居士 
描述:明末的诗僧集团中国的诗僧到了明末有了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如陈垣《滇黔佛教考》中所录,仅在滇黔地带,仅仅是破山派就有僧徒百余人,其中便不乏能诗者。除了滇黔之外,各地的诗僧也多是结帮结派的,如岭南以函是为首的诗僧集团就包括函是、今无、古云等三代诗僧并居士共一百多人,这一集团属于禅宗的曹洞宗,他们有案可查
李浩趣谈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童言 Kid-saying 李浩一岁多,刚会说话,却又说不好,咿咿呀呀惹人发笑。这天,妈妈带他去姥姥家玩,回来后奶奶问他:“你姥姥家有几口人?”他掰着手指头,口齿不清地说:“可多啦,有羊、有鸡、有姥姥、有姥爷、有鸭……”好嘛,人畜一家亲!全家乐翻。 寒冷的冬天,这个小馋猫吵着要吃果冻,因为果冻
古人妄改趣谈
作者:汪克谦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月诗  王安石  古代苏州  修改作品  史记  古史  秀才  常州  教训  苏辙 
描述:修改作品,切不可自以为是。否则,修改就变成点金成铁。在这方面,古人有不少妄改的教训。无知妄改,令人捧腹。相传,古代苏州有个秀才,善诗工文。一天晚上,皓月当空,秀才触景生情,即兴作了一首咏月诗。适逢太守来访,秀才请他修改,当太守看到“一轮明月照苏州”一句时,便说:“偌大
数字趣谈三则
作者:吕立新  来源:市场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  《红楼梦》  电话号码  象征意义  《周易》  《周礼》  制度方法  车牌号码  24节气  汽车司机 
描述:数字只不过是一种符号,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说不清什么原因,这简简单单的“0、1、2、3、4、5、6、7、8、9”,在古今中外却蒙上了一层神密的色彩。
趣谈古人“名”与“字”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散文  扣合  多种多样  屈原  曾巩  平原  南宋  概括  东晋  严密 
描述: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扣合式:名与字扣合严密,共同表示一个深刻内容。如屈原,名平,字原,扣合而为“平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为“巩固”。
古人爱树趣谈
作者:群言  来源:决策咨询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人  山虞  山林  《周礼》  种桑  森林法  峰板  官职  树林  公元前 
描述:丈量、护林等事务。并规定:“不种者,无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