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引仁入礼——孔子对周礼的超越
作者:王林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超越 
描述:子正是在承继上古文化源头活水的基础上,立足于时代需求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将前人的思想做合理而必要的超越与创新,才开启了一条奔腾不息的中华文化长河。孔子学说的真谛,恒广的思想价值使他成为中华文化的不朽
戏曲审美观的传承与超越: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启示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观  审美观  承传  承传  超越  超越 
描述:,又要超越传统。否则,戏曲不可能生存、发展。
论王阳明对陆九渊心学的扬弃和超越
作者:何静  来源:理论导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九渊  心学 
描述:王阳明摒弃陆九渊对程朱理学的沿袭之累,在继承陆学的心本论和工夫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缜密的心学体系,从而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魂灵的超越与还原——《倩女离魂》与《牡丹亭》解读
作者:蔺九章  来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牡丹亭》  《牡丹亭》  魂灵  魂灵 
描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分属于元明时期两部戏剧名作,也是两部以"离魂"为主要情节的作品,通过观照两者在人物塑造和主旨思想方面的异同,便于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审美价值及作家的审美理想,进一步把握文学尤其是戏剧作品发展的内在规律。
厅堂版《牡丹亭》回归明代演剧方式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快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驻北京记者 梅春艳 今年5月18日,是昆曲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6周年纪念日。就从这一天起,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将长期进驻北京“皇家粮仓”——这座始建于明永乐七年的建筑曾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俯瞰了京城600年沧桑;如今,它被改建为世界上最小却又最高贵的剧场,明代昆曲“家班”的演
古代新闻传播方式专论之一:木铎
作者:李敬平  来源: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播方式  古代新闻  中国古代  新闻传播  郑玄注  传播形态  周礼  历史进程  孔颖达  新闻工作者 
描述:新闻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存留过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传播形态,诸如铎、箫管、消息、布告、露布、邸报等。逐一考
梦回明朝——厅堂版《牡丹亭》,复归明代演剧方式
作者:刘红庆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苏州园林  传习所  明朝  汤显祖  中国文人  明代  厅堂  红楼梦 
描述:牡丹亭[昆曲之困]“昆曲,困曲也,就是唱起来能让人犯困睡觉的曲儿!”我的朋友张卫东先生早年开蒙即学《游园》、《惊梦》,那时他还是一个少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能理解古人词意之妙,常有人在拍曲的过程中昏昏欲睡,所以,他们把昆曲直接叫成“困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