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积盆地形成的张性模式
-
作者:孟庆任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盆地 岩石圈 伸展构造
-
描述:之上,但它们都揭示出盆地的发展主要受岩石圈内部热动力学过程和沉积物负载作用的控制.其它因素,如拆离面的形态和深度,岩石圈应变速度等,也对张性盆地的演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可恢复力被认为是导致岩石圈内部
-
张性盆地边缘的构造演化
-
作者:Gibb. AD 肖凌 来源:中南石油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盆地 断层 地震勘探 资料处理 演化
-
描述:张性盆地边缘的构造演化
-
张性盆地三阶沉积层序的构造成因—盆地模拟的应用
-
作者:Embr.AF 杨长清 来源:中扬油气勘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拉张型 地层 沉积层 层序 盆地
-
描述:张性盆地三阶沉积层序的构造成因—盆地模拟的应用
-
张性及共轭走滑环境中的断层取向及其涵义
-
作者:〔美国〕W.Thatcher和D.P.Hill 来源:地震地质译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断层方向 走滑断层 断层面解 正断层 断层滑动方向 主应力轴 断层倾角 库仑理论 观测资料 地震资料
-
描述:根据传统的摩尔—库仑理论在同一构应力场作用下,断层滑动方向应有一个比较大的范围。然而,事实上多数利用该理论的工作都是建立在断层滑动方向与主压应力方向具有单一关系这一简单假设基础之上的,即使名义上与这一限制性假设无关的应力分析也是如此,它
-
走滑拉分作用与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
-
作者:邱爱金 郭令智 舒良树 郑大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走滑拉分作用 就位机制 火山盆地
-
描述:裂隙式火山喷溢带;第二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左旋走滑复活产生的SN向拉分构造与EW向基底断裂的结点,产生了中心式火山岩浆喷溢侵出.此外,还探讨了富大铀矿的形成机制.
-
张性盆地的分类和油气远景
-
作者:Charles Harris Emery D.Goodman 刘宝玉 来源:石油工业出版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以125个盆地为研究基础,我们把张性盆地划分为4种类型:(1)核复合型(Betic盆地); (2)造山塌陷型(Newark盆地);(3)窄裂谷(苏伊士海湾);(4)宽裂谷(Vikiny地堑)。核
-
张性盆地断层的连通与封闭
-
作者:温珍河 来源:海洋地质动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断层 连通与封闭 渗透性 张性盆地
-
描述:张性盆地的断层既可以作油气运移的通道,又可以作为封闭界面而形成圈闭。本文分析了决定其连通与封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
-
张性盆地构造分析模拟技术与应用
-
作者:汪新文 雷新华 刘友元 黄维平 徐贻钦 董本松 胡育柳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模拟 变形恢复 压实恢复 剥蚀恢复
-
描述:论述了张性盆地二维剖面构造分析的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构造变形史恢复、压实恢复、剥蚀恢复、盆地伸展历史、断层滑脱深度和盆地沉降-埋藏史几方面,并用研制的模拟软件系统,以辽东湾地区的剖面
-
陆内张性盆地的不对称性
-
作者:张功成 金莉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半地堑 构造变换带 盆地结构
-
描述:陆内张性盆地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盆地三维结构、断裂构造格架及其活动性、沉积体的发育、岩浆活动与火山岩的展布和油气的生成与分布等方面。这些特征都与大规模的拆离构造密切相关。
-
晋北张性区盆岭构造及其形成的力学机制
-
作者:徐锡伟 邓起东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盆岭构造 力学机制 边界断裂 掀斜运动 剪切带 河流阶地 右旋剪切 晋北 差异运动 盆地
-
描述:的特点,引进了与上述特征相一致的“水平扭转式掀斜”的概念。从其形成的力学机制来看,包括系舟山、五台山、恒山以及蔚县盆地南北两侧等断块在内的晋北张性区各断块由西向东发展的水平扭转式掀斜所组成的盆岭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