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8)
报纸(51)
会议论文(12)
学位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5)
宗教集要 (7)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1)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35)
2013(16)
2012(11)
2011(18)
1999(6)
1998(5)
1994(7)
1987(8)
1986(3)
1983(2)
按来源分组
温州晚报(2)
当代矿工(1)
金华日报(1)
晶报(1)
决策咨询(1)
温州商报(1)
温州日报(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国典籍与文化(1)
广东史志(1)
履存史之职.行教化之能:关于地方志服务社会的思考
作者:刘珂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社会  地方志  教化    存史  中国政治  中华民族  周礼 
描述:中解释为“说四方久远之事,以告王观博古所识”。
“面子”也“里子”
作者:吴军勇 赵银峤  来源:金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把手”谈“清水永康江、清新丽州城”媒体访谈系列之二 这几天,苏溪芝英段可以说是换了个模样。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作业,岸边都是从水底挖出的淤泥,形成了一个人工防潮坝;原先沿岸堆积如山的垃圾也不见了踪影,只剩下零碎几片,四处可见清理过的痕迹。 不单是苏溪,芝英镇境内的华溪、球溪以
《万病回春》辨耳聋的特点
作者:舒艳芳 滕磊  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耳聋  《万病回春》  肾虚  气血  龚廷贤 
描述:《万病回春》是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代表作,龚氏认为"耳者,以肾为主",并从部位上分左右,从病机上分虚实、风火等调治,治疗上以补肾、降火、调养气血为主,以虚实为纲提出辨耳鸣耳聋的辨证思路,对于指导临床
刘绍斌:盐碱地的草根科学家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曹妃甸  土壤改良  科学家  汽车维修  绿化技术  海水  工业园区  治理  降水量 
描述:术与模式的创始人。
龚廷贤缓补“虚劳”
作者:姜厚德  来源:家庭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虚劳  牡丹皮  万历年间  熟地黄  天门冬  咳嗽  万病回春  生地黄  麦门冬 
描述:更时分作二三十口服之,至卯时(晨5~7点钟)服河车地黄丸一服。具体方剂:怀生地(先以酒洗令净,再入酒拌匀,粗碗盛,坐放砂锅内,重汤蒸半日取出加酒,再蒸至极黑为度,再入生姜汁拌匀,慢火焙干)8两,山茱萸(酒蒸,去核取肉)4两,怀山药4两,白茯苓(去皮、筋膜,乳汁浸晒3次)3两,牡丹皮(去骨)3两,泽泻
天之下财者莫如法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财政政策  富国强兵  社会保障  中国历史  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  青苗法  改革  宋神宗 
描述:集中体现,他在嘉祐四年所写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及的“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实际上就在指明,因为国不富兵不强而导致了许多严重后果,提出了富国强兵的主张。
简述孙-奎临证施思想
作者:张宇鹏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一奎  临证施  学术思想 
描述:孙一奎(1522~1619),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为名医汪机的再传弟子,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等书,提出“命门动气”的理论,对中医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刘绍斌:盐碱地的草根科学家
作者:   来源:科技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梦也播绿 文·刘绍斌 魂穿穹宇 笔跨万纪 上古春风今日熙 追真宰 轻殊誉 朝夕相伴盐土地 一生旦求荒滩碧 醒也播绿 梦也播绿 7月的一个晌午,驱车前往曹妃甸工业园区,高速公路两侧,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灰色海水。烈日下,海水的反光格外刺眼。 “这片海水造就了亚洲最大的
龚廷贤饮食损伤证特色研究
作者:王东坡 张惠敏 林燕 李卫红 李兴广 丁雷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寿世保元  饮食损伤 
描述:宜五不宜;对于脾胃虚弱者强调食疗,创食疗法及糕饼方.这些理论对饮食损伤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炳初教授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作者:王兵 霍清萍 王宇新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胃炎  慢性萎缩性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杨炳初 
描述:杨炳初教授从医40余年,学术上崇尚《内经》、张仲景、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等对脾胃的理论阐述和诊治经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伴发的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临床疗效显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