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疑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作者:刘喜林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实践 质疑 提出问题 主动学习 阅读水平 陆九渊 学生
-
描述: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语录下》)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学生能提出问题,正是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表现,表明他们正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能够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正是阅读水平明显提升的标志。
-
思维定势之害
-
作者:于今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突破思维定势 创新思维能力 王安石 创新能力 中国历史 思维特点 变革 毛延寿 孟尝君 国家
-
描述:中国从古至今,怪事都不少,古代穷人家的男孩子去做太监,运气好的,会巴结主子的,说不定还会攀上荣华富贵;女孩子则不论穷富,都要从小裹上脚,如果能裹出个三寸金莲,家人倍感荣耀不说,说不定还能结上一门好亲事。男子受阉,女子裹脚,在封建时代中并没有几人站出来说这些有什么不妥。如今虽已是
-
点燃学生诗歌创作灵感的火花
-
作者:孟鹏博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学习 诗歌创作 创作灵感 点燃 火花 桂林山水 小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四书五经 思维
-
描述:叶圣陶先生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思维。"那么,能否在陶冶学生性情,扩展其思维的基础上,放飞学生的思绪,让其饱含激情地记录下自己当时诗歌创作的灵感呢?笔者结合新课标
-
教育家应是知者、仁者和勇者
-
作者:杨小微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家 教育家 仁者 仁者 办学者 办学者 专业化 专业化 教育领导 教育领导 思维 思维 领导力 领导力 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 领导学 领导学 理解 理解
-
描述:从2003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倡导教育家办学,我认为这是一种对改革与发展进行专业化指导的呼唤。我理解的教育家没有一个标准,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类,不过应该有一个基本诉求:所有已经成为和正在成为教育家的人都应努力成为知者、仁者和勇者。
-
王烈教授的科学思维方法研究
-
作者:孙丽平 王延博 冯晓纯 原晓风 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思维方法 中医学习观 临床诊治观
-
描述:颇丰.从中医的学习观到临床诊治观,均蕴涵着科学的辨证创新的思维方法.
-
数学课堂应是思维训练的操场
-
作者:王冬云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 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 学生 学生 训练思维 训练思维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操场 操场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 思考 思考
-
描述:数学课堂理应成为思维训练的操场,离开了思维训练,数学课堂将是一潭死水,有了思维训练的数学课堂才能有生命的活力。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是数学家哈尔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应是思维方式转变
-
作者:阮直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式转变 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高投入 高投入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增长方式 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
-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取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
-
吴宏美:用标准化思维经营美容连锁
-
作者:暂无 来源:常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无论作为美发师,还是美容连锁企业的掌门人,20多年来,常州金蕾特美容美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宏美最大的梦想,就是把美丽带给更多人。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吴宏美白手起家,在方兴未艾、尚不规范,也没有现成模式可循的美发美容行业,一路摸爬滚打:从美发转行到美容,从单店经营到连锁扩张,从吸收加盟到直营连锁,
-
幼儿园统一服装遭质疑 王益芳
-
作者:暂无 来源:常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为了参加一些庆典活动,幼儿园要求孩子们统一服装。统一服装势必涉及费用问题,于是,家住机械新村的姜先生给政风热线打来电话,诉说自己的看法。
据姜先生称,10月9日,他到机械新村幼儿园接4岁的外孙放学时,学校老师告诉他,为了参加一些庆典活动时达到美观的效果,幼儿园准备给孩子们统一换装。对于这笔服装的费
-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本色派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沈璟为中心
-
作者:姜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派 文采派 本色派 本色派 汤沈分歧 汤沈分歧
-
描述:用这一理论术语时具体所指并不是一样的。大体而言,“本色”涵盖了包括语言、审美风格、音律、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塑造、舞台表演等戏曲文学组成元素。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本色”论实质上是关于戏曲的本体论,由于戏曲理论批评家对戏曲本体论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对“本色”不尽相同的认识,也导致了“本色”一词的多义性。 文采派和本色派是在这两个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并未出现明确的戏曲派别划分及界定标准。到了近代,人们才开始借鉴外国文学理论关于流派划分的标准,并结合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古人相关的论述,将戏曲划分为不同的派别。目前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对文采派、本色派的定义并不相同,依据的材料也不同。本文第二章通过具体分析他们对这两派界定所依据的材料,从而对这些不同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