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
论吴澄外损学说之特色
-
作者:张秀芳 来源:山西中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外损 特色
-
描述:清代医家吴澄毕生致力于虚劳病证的研究,著有虚劳专著《不居集》。他一方面系统总结前人治疗虚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阐述对内损的治疗心得;另一方面独自创立了"外感致虚"学说。就吴氏外损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探讨。
-
梦是梦·梦似梦·梦非梦:论《牡丹亭》的梦境描写
-
作者:陈文兵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构思 构思 情感 情感 现实 现实
-
描述:本文主要通过对汤显祖《牡丹亭》中梦境的分析,探讨汤显祖戏曲创作的成就。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梦是一种构思;看似写梦,其实抒情,梦和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梦又非梦,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
共攀桃李出精神:《紫箫记》述评
-
作者:黄仕忠 陈旭耀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汤显祖 思想 艺术
-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传奇处女作《紫箫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该剧还不是一部成熟之作,但其思想与艺术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剧作家的才华。因此,要全面认识并评价汤显祖剧作的成就,还必须
-
谢逸豪行书艺术特色探析
-
作者:杨景星 欧俊勇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逸豪 行书 艺术特色 探析
-
描述:谢逸豪行书取法甚高,个性鲜明,成就斐然。谢逸豪对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独特的个性特点以及深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谢逸豪行书艺术具有放逸雄奇的审美理想、文人风骨的精神内核及自在写意的情感宣泄等风格特点。
-
风容
-
作者:陈元武 来源:作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贵妃醉酒 牡丹亭 梅兰芳 汤显祖 杜丽娘 昆曲 舞台动作 演员 音韵 艺术
-
描述:,但他还是演出了衔杯、卧鱼、醉步和扇舞这四个高难度的舞台动作。尤以醉步和扇舞最为优雅飘逸,举手投足之间,那种大气的美已经让舞台冉冉升起
-
文艺杂谈两则
-
作者:刘赋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院 湖北省 舞台 明代戏剧 汤显祖 艺术 关汉卿 四大名旦 演出 王实甫
-
描述:傲、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先生铜像目光深邃,矜持地打量着每一个走进剧场的人。观众中,或有超级戏迷粉丝,见了谭老爷子铜像,神情肃穆,恭敬站定,深鞠三躬。
-
我看两部艺术剧
-
作者:汤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式英语 百老汇 艺术创作 牡丹亭 汤显祖 中国 艺术家 服装设计 好莱坞 作品
-
描述:中文翻译庄梅岩(Candace Chong)(中国国内上映的大型话剧《孙中山》的剧作者)。尽管为了宣传这部剧,制作人员和专为百老汇作品做广告宣传推
-
汤显祖在遂昌
-
作者:黄邦海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 万历 小吏
-
描述: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春,汤显祖调遂昌知县,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弃官归里,在遂昌整整五年。汤显祖在南京时是个闲官,在徐闻更是个挂名的小吏,来到遂昌,作为一县的父母官,他积极施行“仁政惠民
-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