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东坡乱改咏菊诗
作者:观察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菊花  《警世通言》  落黄  秋霜  书桌  王安石  黄花  西风  地铺 
描述:《警世通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苏东坡到王安石家里去,看到书桌上有一首尚未写完的“咏菊”诗: 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认为这两句诗都是乱道。因为黄花(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
数学教学中学生应是课堂中的“老师”
作者:吴道美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课堂  课堂  老师  老师 
描述: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小构造观察及应力分析
作者:金松桥  来源:西北地质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力分析  小构造  倾伏褶皱  观察  地层产状  分类法  三维空间  基本特征  共扼节理  张性结构面 
描述: 目前褶皱划分已普遍的采用三维空间的分类法,即使用枢纽产状与轴面产状结合划分褶皱类型。如果认真观察褶皱及相伴的劈理、节理能够进行简便易行的区域应力活动的分析。现以岷县座座沟汞矿观察到斜歪倾伏褶皱(图
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作者:王者蒿  来源:中国烹饪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  烘焙  俄罗斯  西伯利亚  家庭 
描述:所谓“艺术都是相通的”,这句话在李浩身上得到了正宗诠释。 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文化家庭,李浩从小耳濡目染,打下了深厚的绘画功底。为了实现成为一名真正画家的梦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背着画夹,穿越西伯利亚,奔往俄罗斯,列宾的俄罗斯,托尔斯泰的俄罗斯……
课堂应是快乐的天堂
作者:黄鸿雁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学习  圆锥体积  天堂  快乐  课堂  学习环境  学会认知  体积公式 
描述:1.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会求知。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一方面要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
课堂应是草原
作者:柳袁照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师范生  草原  课堂  中学校长  高考分数  综合表现  公平公正  面试 
描述:几个月前,我应邀在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提前招生面试中担任考官。每个面试小组五位考官,其中四位是本校教授,一位是中学校长。学生只要笔试达线,进入面试圈,那么原来的高考分数高低,便对录取作用不大了,完全看考生在短短20分钟内的即席发挥与综合表现。当场决定,公平公正。
课堂应是一个生态环境
作者:杨庆余  来源:现代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文化价值  课堂  学生  个体  交互  课程设计  主体性  人与人  教师  生态空间 
描述:是更早的时候已经被确定)好
博物馆应是审美的课堂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博物馆  课堂  《光明日报》  艺术性  教育形式  馆藏文物  形象性 
描述:黄琛在2013年11月2日《光明日报》中撰文指出,博物馆的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要从馆藏文物出发,以实物为基础。博物馆在审美教育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质地各异的藏品都是艺术与美的载体,每件展品都以不同静态的美呈现它的形象性和艺术性。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就仿佛把他们带进美的艺术殿堂
喜欢、敬佩与爱戴——日记中的师德观察三部曲
作者:薛雨梅  来源: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高为师  亲其师  学生  陶行知  老师  日记  观察  误人子弟  俗语  周礼 
描述:亲其师,信其道。——俗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周礼》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这样的称谓常令我惴惴不安,唯恐行为不端、误人子弟、愧对苍生。于是,我开始通过日记三省吾身:
课堂应是学生展示才华与个性的舞台
作者:来凤华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  舞台  个性  才华  学生  灵性 
描述: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