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二梦”接受研究
-
作者:李敏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二梦” 接受 批评
-
描述:,并且得到文人们极大的共鸣。以前对于“二梦”的研究都是从文本出发,集中在对“二梦”思想内容,艺术价值,本事考证等方面。但是文学艺术的传播,必须要有读者、观众的参与,如果没有接受者,文学艺术作品的意义
-
胡应麟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
作者:邱美琼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黄庭坚诗歌 接受 宗宋
-
描述:冰,直接导引了明末的宗宋诗风。
-
黄爵滋《读山谷诗评》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
-
作者:邱美琼 胡建次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读山谷诗评》 黄庭坚 接受
-
描述:黄爵滋的《读山谷诗评》,专门论评黄庭坚诗作,对黄庭坚诗歌出入众作饱参本色、自成一家的创新精神、渊雅富赡的用典艺术、透彻老横的艺术境界、纵横捭阖的文法结构以及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进行了多方面评说。黄爵滋的论析,固然体现了他自身的美学趣尚,但也确实纠正了后人对黄庭坚的片面理解。
-
美女读者与“丑男作家”
-
作者:李定国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半农 读者 感召力 影像技术 女作家 汤显祖 出版物 文学作品 印刷 作者
-
描述:的感召力,读者既读其文,也"读"其人,有时还会把"看官"带入另一种境界。遥想当年,不
-
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牡丹亭》的演出
-
作者:王省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演出 演出 传播 传播 接受 接受
-
描述:《牡丹亭》早已家喻户晓,有关的研究著作比比皆是,而从传播的角度去研究的却少见。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理论来观照《牡丹亭》,重新审视《牡丹亭》演出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认识这一戏剧名著。
-
论才女读者群对《牡丹亭》的接受
-
作者:张筱梅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闺阁读者 闺阁读者 传播 传播
-
描述:望.
-
应是“举隅”
-
作者:张骏鹏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连云港日报》 施教 孔子 篇题 读者 “举隅”
-
描述:2007年2月8日《连云港日报》A4版有篇题为"孔子‘因时施教’案例举偶"的文章,文中举了一些生动的事例说明孔子十分讲究教育的时机,从不让施教的时机擦肩而过。一般读者朋友都可看出,标题中的"举偶
-
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批评与接受
-
作者:刘文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诗歌 文学批评 文学接受 宋代诗话 李壁注 诗歌创作
-
描述: 第一章研究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刊刻情况,并对两个刊刻高潮的历史背景进...
-
蝉晚上到底叫不叫
-
作者:郑明 来源:新长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昆虫学家 读者 夜间 荷塘月色 看法 删除 王安石 表态
-
描述:不叫
-
[综合] “精神货郎”吴炳才接受央视采访 东楚网_网_黄石市
-
作者:暂无 来源:黄石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黄石日报 (通讯员 罗蕾 李景坤) 10月19日上午,中央电视台“12.4”全国法制宣传日节目摄制组来到大冶,对该市全国普法模范、十大法制新闻人物吴炳才老人20余年如一日的义务普法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采访拍摄。
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全国普法办将在中央电视台利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