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褒禅山》赏读
-
作者:姜涛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华山 心得体会 游览 写作者 命名 王安石 花山 进取精神 写作技巧
-
描述:《游褒禅山》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王安石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
《游褒禅山记》两人教
-
作者:文静 刘虹 刘建琼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褒禅山 教师 叙议结合 幻灯片 文本 鉴赏 文言实词 王安石 文言文
-
描述:方案一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积累重要字、词、句。2.品读文章,鉴赏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诵读的要领,积累文言字、词、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句中的含义及用法。教学难点:鉴赏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
链起珍珠游褒禅——《游褒禅山记》的诵读之法
-
作者:朱振华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诵读 珍珠 诗文革新运动 教学难点 现代白话文 积极参加者 王安石
-
描述:《游褒禅山记》一文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名篇。由于成文时代距今已近千年,其语言和现代白话文有了明显差别;又加之王安石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
-
《游褒禅山记》备教策略
-
作者:赵谦翔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学习态度 重点班 普通班 学生 分析策略 文言文 石钟山 王安石 艺术手法
-
描述:学情分析策略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两个班的成绩均分相差一般在9分左右。但造成差距的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情商,亦即学习态度。重点班学生绝大多数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老师的要求认真落实,而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参差不齐
-
一声政治改革家的慨叹——读王安石的《泊船瓜船》
-
作者:任宝剑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南京市 江宁 政治改革 宋神宗 钟山 熙宁 大学士 执政
-
描述: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先任观文殿大学士,后又出任江宁(今南京市)知府。放舟南下,熙宁八
-
天柱山悟禅(随笔)
-
作者:刘礼堂 来源:写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柱山 王安石 黄庭坚 僧人 大别山 禅宗 潜山县 安徽省 低潮时 禅师
-
描述:天柱山(皖公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属大别山系,主峰天柱峰海拔1875米,雄奇秀丽。为了配合教学,我于去年暑假对天柱山进
-
盂城古迹忆少游
-
作者:林春华 来源:金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婉约派 诗词 苏轼 暗度 佳期 归路 风格 太虚 年龄
-
描述:第一次喜欢上你,是因为姐姐带回家一幅字: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正是懵懵懂懂的年龄,不知道花了多少个日夜,也想不透,要有怎样的心思、怎
-
读苏轼的《赤壁赋》偶得
-
作者:张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赤壁怀古 王安石 曹操 书画家 黄州 文学家 北宋 现实人生 歌行
-
描述: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之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壁赋》和
-
读史断章
-
作者:罗克岩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王安石 张居正 屈原 马关条约 中国历史 辛丑条约 皇帝 事务 中法战争
-
描述:十几年前,看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一套《二十五史》,两个字只有一粒米大,定价三百五十元,是我当时在讲台上,两个多月的口水费,但我还是兴奋地买下这堆中国几千年的米粒。米粒装在一个不大的纸箱里,十二本。十几年,就经常半粒米半粒米地数。
-
论王安石的义利观
-
作者:欧阳辉纯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义利观 义利统一 以义理财
-
描述:王安石的义利观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转折,他提出的义利统一和以义理财为中心内容的义利观是对我国古代义利观的发展。这种义利观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