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音切变例
作者:范新干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切  《周礼  借字  郑注  《集韵》  经典释文  言语意义  释义  产生原因  音注 
描述:音切变例
文人戏曲
作者:路应昆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作品  汤显祖  艺人  创作  礼义  儒家思想  具体分析  封建统治者  窦娥冤 
描述:一、两种人的创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开篇论"乐府体式"时曾引了两句"古人云"——"有文章者,谓之‘乐府’;如无文饰者,谓之‘俚歌’,不可与乐府共论也。"所谓"乐府",都是出自以文士为主体的"群英"之手。在论"杂剧十二科"时朱权又引元赵孟
“馂”
作者:魏德胜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祭祀活动  《史记·秦本纪》  诸侯  孔颖达  杜预注  《春秋左传注》  上古典籍  《周礼》  《左传》  宗庙祭祀 
描述:我们先看一段《左传·庄公六年》中的文字: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馀。”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不血食,而君焉取馀。”其中“不食吾馀”,杜预注:“言自害其甥,必为人所贱。”孔...
“洋”
作者:杨东鲁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和“洋”  刘绍棠  小时候  外国货  文学作品  土里土气  母亲  贵州茅台  长江沿岸  洋油 
描述:谈“洋”,大概是个时髦的老话题。 说起“洋”来,我倒也有一些印象。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把家里日常用的东西也冠以一个“洋”字,仿佛非“洋”不成名。譬如,火柴称“洋火”,棉线讲“洋线”,煤油叫“洋油”,雨伞曰“洋伞”……于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这样
“乏”
作者:臧克和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本义  文》  文通训定声  甲骨文  俞正燮  小尔雅  意思  正部  陆德明  《周礼 
描述:“乏”字在《文》归《正部》,被理解为与“正”字相反的一个字;古代经书中“反正为乏”。我们只有先弄清楚“正”取象于什么东西,才可能认识“乏”是如何“反正”的。 “正”在读平声(zhēng)时
“稗官”
作者:潘建国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  稗官  行政职能  待诏  刘向  《汉书》  街谈巷语  《周礼》  《隋书·经籍志》 
描述:本文通过对“稗官”一词的真实含义及其自周至汉的演变的考辨,指出尽管《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家”与今天小说概念全然不似,但汉魏六朝小说的作品内容,却与之存在着合理的对应关系。
明代图书编撰考
作者:曹之  来源:图书情报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编撰  明代  胡应麟  艺文志  永乐大典  翰林院  著作  二阶段  通俗文学  明史 
描述:明代是古代图书编撰的兴盛时期。明代著作数量极多,据倪灿《明史艺文志序》:第有明一代以来,君臣崇尚文雅,列圣之著述,内府咸有开板,而一时作者,亦自彬彬。崇正学者,多以濂洛为宗;尚词藻者,亦以班扬为
王安石《字》散论
作者:陈本源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  声训  语源  右文说  形声兼会意 
描述:思想;不少地方继承《文》传统而又有所突破;在运用“声训”方法释义时,也不乏言之成理之说。
关于苏轼的“辞达”
作者:孙民  来源: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辞达  王安石科举改革  “一道德” 
描述:纠正了当时“千人一腔”的粗陋文风,有效地保证了宋代散文的健康发展。
吃醋
作者:华振鹤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日常生活  东汉  周王朝  节度使  官制  酷吏  周礼  唐太宗  民谣 
描述:字》释醋字为"客酌主人也。"宴会中,主人向客人敬酒称"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