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田园诗鉴赏指要与强化训练
-
作者:耿兰英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强化训练 鉴赏 2010年 浙江卷 王安石
-
描述:【试题链接】 (2010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定林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
浅析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
作者:陈星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方法 表现手法 诗歌 高考 语言 注释 内心世界 杜甫 王安石
-
描述:高考中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在准确地把握诗词的主题、意境。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关注题意与注释,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确定诗歌的题材,真正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
锤炼词句,让语言更灵动
-
作者:冯述田 来源:好家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言 灵动 动词 阳光 句式 自行车 词句 词语 选择
-
描述:【一技】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诗增色不少。王安石在写诗时,一开始写出了"春风又到江南岸"的诗句,然后觉得其中的"到"
-
纯虚词是赏析语言的另一个抓手
-
作者:李筱俐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词 语言 赏析 抓手 注意力 形容词 王安石 “绿”
-
描述:赏析语言应从实词、虚词两项着手,然而,人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实词上,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揣摩上,王安石一句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让人拍案叫绝,可惜忽略了其中的虚词。其实,王诗中
-
赵长卿及其词作
-
作者:房向莉 房日晰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凡朴实 比喻 风格 语言
-
描述: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了赵长卿的词作。认为赵长卿词善于以美女喻花。其主导风格萧疏淡远,兼有豪放飘逸、通俗流美之作。语言明丽天然,喜欢将词儿化,善于用语气词、方言等,颇具个性特色。
-
封面画鉴赏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山水画 王安石 建阳市 福建省 诗僧 时称 北宋 沈括 僧人
-
描述:惠崇(?~1017?)北宋僧人、画家、诗人,与希尽、惟凤等八人时称"九诗僧"。建阳(今属福建省建阳市)人,一作淮南人。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沈括歌其为"小景惠崇烟漠漠",实为南方山水画派之支流。王安石《纯甫出僧惠
-
怎样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
作者:张凤琴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语言简洁 叙述角度 王安石 形象生动 写作 拟声词 报道 连贯 一致
-
描述:古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就是文章的"肌肤"。一篇文章拥有了美丽的"外壳"、漂亮的"肌肤",定会鲜活感人,光彩照人。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语言"活"起来呢?你不妨
-
论曾巩的语言观
-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观 曾巩诗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语言哲学 欧阳修 文学观 圣人之道 必然要求 表达效果
-
描述:留在"六经"中,后人能够通过语言去把握。老子、庄子都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庄子认为后人通过书本读到的只是"古人之糟粕"(《庄子·天道》),魏晋时期玄学名士以"言不尽意"为理论前提,从而否定圣
-
程南云书法鉴赏
-
作者:张国宏 来源:秘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卒年 中书舍人 永乐大典 省博物馆 书法家 陶宗仪 明代 赵孟 江西 篆法
-
描述:程南云,生卒年不详,字清轩,号远斋,江西南城人。明代书法家。永乐(1403-1424)间以能书征,授中书舍人。预修《永乐大典》,累官太常卿。善书画,尤精篆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南云篆法得陈思孝之传,隶、真、草俱有古则,得力于赵孟頫,善大字。"辽宁省博物馆藏
-
浅说诗歌的“时代背景”
-
作者:王三东 来源:快乐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背景 诗歌 文化环境 文学创作 社会状况 思想感情 王安石 鉴赏 生活 李清照
-
描述:时代背景指的是一个时代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诗人,当时的社会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因此,鉴赏诗歌,就应当考虑到相关的时代背景,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要准确地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