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名物词贮存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
作者:刘兴均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古代  周礼  思维  模式 
描述:名物词作为具体特定物的名称是客观实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把主观感觉到的客体形象经过思维的类化处理,借助有声语言外显出来的结果,因而它就带有意识或精神的印记。语言是有民族性的,语言的民族性表现在它鲜明地表现了民族的精神。正如洪堡特指出的:“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因特网”应是合成词
作者:龚建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因特网”  合成词  初中  语文  语言知识 
描述: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是构成词的主要单位。例如:“因特网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这句话有十二个语素,其中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只有“因特网”这个外来词包括三个音节。
语文知识茶座
作者:吕毅然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知识  形容词  《滕王阁序》  《燕歌行》  捣衣诗  主持人  古诗词  王安石  表示颜色  转化词 
描述:语文知识茶座
温馨的记忆——读《本命年的回想》
作者:赵祖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教版  初中  语文  刘绍棠  回忆性散文  乡土文学  《本命年的回想》 
描述:了往事不堪回首,誓与封建传统决绝的态度.同为反封建的斗士,鲁迅因现实社会的污浊,在<社戏>和<朝花夕...
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山
作者:张建平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课堂实录  中学  语文  课堂讨论 
描述:《游褒禅山记》一课。在疏通字词、通读全文之后,我告诉学生: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山,怎么样?当然,我们一边游山,一边还要揣摩课文的立意选材。
用事人不觉,山水融真情——王安石诗《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作者:赵洪玲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描述: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因主持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自奉俭约,纵情山水,常访僧问禅,勤于读书著述。因而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构思精巧,字句别致,意境清远自然,为世
200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冰点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考语文  2002年  红外发射器  微型飞机  王安石  学而不思则罔  巡航导弹  黑寡妇  微芯片  思想的深刻性 
描述:200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刊中刊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集  我国古代  打油诗  编辑  唐代诗人  文体  姓氏  王安石  作品  语文 
描述:多知一点古人别集取名法王美春别集,相对于"总集"而言,指自编或他人编辑一人的著作成为一书,通常以诗文作品为主。古人的别集有多种取名法,这里所谈的仅是与古人姓氏、名号等有关的取名法。古人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窦娥冤》  《西厢记》  导语设计  新教材  《送董邵南序》  长亭送别  《牡丹亭》  三桩誓愿 
描述: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
作者:王本华  来源:中小学教材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成长过程  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每个人  情景喜剧  启示  王安石  黄金时段  课文 
描述: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