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7)
报纸(70)
会议论文(4)
学位论文(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4)
地方文献 (9)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1(13)
2009(10)
2008(11)
2005(7)
2004(5)
1997(4)
1987(5)
1983(2)
1982(4)
1937(1)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4)
大理学院学报(1)
辞书研究(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
南京大学出版社(1)
齐鲁书社(1)
中学生百科(1)
剧学月刊(1)
中华诗词(1)
天涯(1)
、酷和秽语
作者:朱大可  来源:天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主义  叙事伦理  知识分子话语  《西厢记》  士大夫  《牡丹亭》  女性生殖器  民间话语  《金瓶梅》  1990年代 
描述:即情色话语的一种简称 ,它是所有话语中比较隐秘的那种 ,它从一开始就是身体欲望和密室生涯的组成部分 ,无论在民间还是宫廷 ,它的私密性都是无可置疑的。但由于流氓的介入 ,它最终被转换成普遍的公共
“诗家”与“日常
作者:张国鹄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文学语言  王安石  周振甫  学会  写诗  含蓄  情思 
描述:“诗是语言的艺术”,要想学会写诗.就应该学会王安石标举的“诗家”(《诗人玉屑》卷六)。何谓“诗家”?它是具有独特美感魅力的一种文学语言。其基本特征是:“精炼含蓄,以形象写情思,时空可以跳动”(周
坑爹戏(一)
作者:陈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桃花扇  昆曲  二十年  昆剧研究  戏场  后花园  白先勇 
描述:辛卯春节,家居无聊,拈萦绕于耳际之戏,急写就之。似真似幻,亦如拈花一笑。读者诸君切勿对号入座。以天地为戏场,权作野老村可也。是为记。长安看花旧史于通州。
牡丹亭赘
作者:颖陶  来源:剧学月刊 年份:193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赘
花之——山茶花
作者:雷丽颖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茶花  杨贵妃  牡丹花  中国古代  曼陀罗花  中国人生  聊斋志异  白牡丹  牡丹亭  蒲松龄 
描述:一提起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相信很多人首先想起的多半是丰润富丽的牡丹花,但是在中国古代花神中,杨贵妃却偏偏是十一月山茶花的花神。按照中国古人的习惯,花神并不只是女人才能做的,
齐鲁乐
作者:张桂林  来源:齐鲁书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山东省 
描述:齐鲁乐
乐舞
作者:谢建平  来源: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舞蹈史  中国 
描述:乐舞
考释刍议
作者:章锡良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点本  中华书局本  《周礼正义》  辞书释义  《搜神记》  张煌言  《六十种曲》  南北朝  王子安  手板 
描述::‘柳节下是州将,何须我复鞭板。’”(《梁书),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册第606页)。 “鞭板”本义指鞭子和手板,不错。可是“借指参预征战”,似无根据,为了“祛惑”,要对有关辞,须再作一番考释。两例均为
需要一本《引用词典》
作者:吕叔湘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用语  成语词典  二十年  刘禹锡  名句  报刊文章  归来  晏殊  出处  索引 
描述:约莫二十年以前,有一天报上有一篇文章引用了晏殊的两句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那天到一个地方去有事,就先后被三位同志拦住问是谁的诗句。在这之前或之后,另一篇文章引用了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写作集
作者:暂无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汇  贾岛  三言  曹雪芹  王安石  郭沫若  文章得失  杜甫  姚雪垠  泪流 
描述:, 十年辛苦不寻常。 ——曹雪芹 未惊人甘沥血、 文非并世不随时。 ——康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