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之误
-
作者:李敬尧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家 王安石 诗坛 杨柳 东湖 袁枚 唐
-
描述:清代袁枚,被誉为诗坛宗匠,然而亦存偏激之误。唐·刘威《游东湖黄处士园林》诗: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写望门遇阻,阻在芙蓉,而芙蓉生于东湖之上,实是湖
-
入古出新笔奇书雄——书法名家杨炳南谈书法
-
作者:张来成 来源:数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炳 书法 名家 出新 民俗博物馆 桃源 笔法
-
描述:出版社、湖南新闻图片社社长。现
-
诗意化的哲学隐喻——陆九渊诗词的哲学审美价值研究
-
作者:王新营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词 隐喻 意境美
-
描述:陆九渊的主要哲学思想,包括其学术渊源、哲学本体、工夫修养、精神境界都蕴含在其为数不多的诗词中。可以说,陆九渊诗词以隐喻化的方式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丰富的哲学意蕴,并散发着浓郁的意境美感,从而具有哲学价值
-
读诗词,填山名
-
作者:暂无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李白 红艳露 王安石 姑苏城 西窗烛 李商隐 夜雨寄北 王昌龄 张继
-
描述:~~
-
论北宋南丰曾氏家族诗词创作
-
作者:吕肖奂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曾氏家族诗词 曾巩 曾布 曾肇 魏夫人 曾纡
-
描述:,但其《水调歌头·排遍七章》为其在词曲史以及戏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其妻魏夫人、其四子曾纡诗词创作声名远播,一家三人均能创作诗词,成为宋代文学史上少见的夫唱妇随、子承母教的文化现象。曾巩、曾布、曾肇兄弟间
-
刍议格律诗词的情趣和理趣
-
作者:李玉成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律诗词 理趣 王安石 飞来峰 文艺作品 语言流畅 贺知章 情节 故事 宫词
-
描述: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诗来说明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
-
试论秦观诗词研究的不平衡现象
-
作者:董凯扬 来源:新学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观诗 秦观词 女郎诗 词作 元好问 苏轼 婉约词 王安石 创作 黄庭坚
-
描述:提到秦观,我们的脑海里自然而然给出的定位是北宋婉约词的大家,宗师。的确,秦观以词名世,在词的创作及对后世的影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后世对他的词作推崇备至,冯煦认为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
-
巧施方法妙解诗词
-
作者:王华 来源:中学课程资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高尚情操 中国古代文化 人格魅力 方法 王安石 表达 李白 意象叠加 有法可依
-
描述:作者的处境、审美情趣、世界观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进行古代诗歌鉴赏,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为了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准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应探求一些方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知人论诗晓背景欲知诗之深意,必先明人之境遇。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审视一下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教材中涉及的诗文大家。对于非著名的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的朝代和题下小注。且看下面这首诗歌: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这首诗从字面看是...
-
与春节有关的词句
-
作者:暂无 来源:少年作文辅导(小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节 爆竹 词句 馒头 花市 王安石 灯笼 文天祥 线长 诗词
-
描述:与春节有关的词句
-
皑皑白雪下的一枝娇梅
-
作者:赵存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思想品格 诗词 咏梅诗 王安石变法 李商隐 故乡 陆游 色彩 赏梅
-
描述:梅花,不仅有艳丽的色彩、浓郁的芳香、婀娜多姿的风采,而且有不畏霜雪,在寒冬独自开放,迎来明媚春光的高贵品格,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自古以来的诗词大家无不爱梅、赏梅、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