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直面人生律动”的西部:陈道谟其人其其情
作者:梁基鹏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部    其人    其情 
描述:陈道谟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一位不能不提到的著名诗人,他对诗歌的整整70年的执着和痴情令人感叹,令人景仰.他的文学追求和文学创作活动已经成为很多后学者的楷模.
一曲《牡丹亭》无数学子
作者:张璐瑶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家们倾情表演,也是国家文化部、教育部和财政部主办的“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之一。
一婿连续三女 妻逝守终生:“梅”李瑞清的故事
作者:易酩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清末民初  梅花  张大千  终生  书画家  进士  农历  梅仙  江西 
描述:李瑞清,生于清同治六年农历七月初九日,亦即公元1867年8月8日。他祖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字仲麟,后改字阿梅、梅、梅庵,入民国后又号清道人,因其斋名玉梅花庵,故又号梅花庵主。他是前清进士,清末
文灏\林斤澜沉默是金
作者:散木  来源:晚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从维熙  刘绍棠  文灏  右派  作家  毛泽东  国民党军  卫立煌  北京市 
描述:,由此躲过一劫。 甚至,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他们也就因为“沉默是金”而无恙了。 据程绍国的《林斤澜说》(其中有一节《天可怜见——林斤澜与“右派”擦肩而过》),作家林斤澜也早已在“名册”之中,当时和他同辈且稔熟的作家中已“有数不清的右派”,如汪曾祺、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邵燕祥、唐达成、王蒙、叶至诚、高晓声、陆文夫等等,然而林斤澜居然“唯独‘漏网’”,何以之故?原来,当时北京“文联”秘书长要把林斤澜打成“右派”,可惜一番折腾,仍让林斤澜逃脱了,因为“专案”的结论竟是此人“没有材料”。
秉大义而疏小节
作者:朱国勇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义  王安石  自然规律  苏轼  明月   
描述:毫.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这改得还真精当,苏轼看笔墨淋漓的这几个大字,心中得意,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晏几道:轻狂磊落情种,独立落花伤心客
作者:谢林海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初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痴情  坎坷  苏东坡  黄庭坚  中国文学史  晏殊  落花  仕途  真性情 
描述:颁奖辞他身为富家公子,却与富贵薄缘,无忧一时,坎坷一世;他耿介不俗,恃才傲物,即使穷困落魄,也不自轻自贱,低三下四;他以真性情示人,以真情词表心,痴情一生,善感一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伤心人!
故乡的原风景:大型诗歌乐舞《白云黄鹤是故乡》浅析
作者:魏林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情  风景  歌乐舞  黄鹤    语言  沉醉  清丽 
描述:日本陶笛大师宗次郎的一曲《故乡的原风景》,令无数人沉醉痴迷,那悠扬清丽的美妙乐声仿佛黑夜里一盏闪烁的明灯,照亮了那些对故乡情深意切却又因拙于言辞无法释怀的万千心灵。有一种情绪和情感,它很深沉但却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幸好这世间还有一种璀璨之花——艺术,它就像一门世间共通的语言
昆曲主腔的运用:以《牡丹亭·惊梦》、《朱买臣休妻·梦》两
作者:王琳娜  来源:歌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曲牌  曲牌  主腔  主腔  音型  音型 
描述:运用西方图表式的分析对昆曲曲牌的基本腔,也就是主腔进行研究,寻找基本腔的行腔规律。通过这种方法的梳理辨析,总结出昆曲唱腔旋律的构成是"一个或多个骨干音型及其各种变体"的结论。
展示汤艺术繁荣抚州文化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学术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牡丹亭》的演出需要更深一层的关注   从古至今,关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还魂记》(1598,后称《牡丹亭》)都有大量的评论,研究活动也极其活跃,这些事实都足以证明这是一篇代表中国戏剧的作品。韩国对《牡丹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韩国全译本也即将出版,今后国内将会更加关注对《牡
四首
作者:郭弘  来源:青海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苦恋  夜雨  相思  王安石  雨花石  卷曲  桃花扇  玄武湖  文学创作  秋夜 
描述:芭薰夜雨一夜的秋雨碎了,滴答无休,无休成满天的短箭,寒光逍遥,凌厉穿透碧绿的哀愁,千疮百孔,一把孤伞撑出天荒地老,痴情难返。一心啜泣烟蒸雾绕,蒸绕荒凉野田,夏之残翠I隍惶失意,躲避在寂的寒宵,卷曲那卷曲不尽的一伞蕉黄,墨的雨幕,默的爱声,拥跳一盏烛光昏黄的亮,悲伤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