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汤显祖遂昌诗文的审美价值
-
作者:王德兵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遂昌 遂昌 诗文 诗文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汤显祖的遂昌诗文具有极其丰富的审美价值:贵生灵秀,寄情山水;会友畅道,意至情真;为文作曲,戏构人生。在诗文中透过他那清正爱民的施政风采,凸显出:遂昌秀美峻拔的自然风貌和诗情画意的民俗风情,诗人
-
临川方言研究综述
-
作者:吴碧宇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临川 方言 方言 研究 研究
-
描述:从临川方言的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介绍了学者们对临川方言的研究,其中语音研究成果突出,但词汇研究和句法研究,尤其是句法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领域,指出了临川方言的后续研究空间。
-
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及其诗文创作研究
-
作者:葛瑞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及其诗文创作研究
-
李绂学术历程与国内李绂研究述略
-
作者:王含卿 王常启 夏益 来源:跨世纪(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陆王心学 研究
-
描述:旗通志>、<穆堂初稿>、<穆堂别稿>、<春秋一是>、<临川县志>等著作.综观李绂一生著述,洋洋洒洒数百万言,这不仅传承了其人之学术理路,更重要的是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尤其是清史).
-
《耳食录》研究
-
作者:沈娜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类别 题材 审美 研究
-
描述:第一章,包括三个部分。乐钧为何以“耳食”为书名,第一节“书名释义”作了讨论;《耳食录》辑成在《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之后,同时受到二者的影响,因而在文体上是传奇和笔记兼而有之,所以第二节讨论了《耳食录》的文体特征:乐钧作为一位诗人,是什么样的心态和动机促使他完成这样一部小说也是在这一章讨论的内容。第三部分是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耳食录》的内容和故事来源。从大的方面说,小说中的篇章分为鬼怪异闻类、讽时劝世类和婚恋类,在这三类中,作者或以传奇志怪,或以笔记志异,表达作者内在的感情和对社会的认识。《耳食录》题材源于三个部分:宗教传说,小说旧题以及听闻、朋友相赠。最后一章探讨了《耳食录》的艺术审美价值,作者擅长用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来表达感情。其文想象奇诡,注意辞藻,优美处往往充满诗...
-
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 (1021-
-
作者:杨天保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1021 1086 学术思想 研究 1021 1067
-
描述: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 (1021-
-
周易文化的科学探索
-
作者:郝岳才 来源: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易 周易 研究 研究
-
描述:周易文化的科学探索
-
周礼考论:周礼与中国文学
-
作者:丁进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礼 研究
-
描述:周礼考论:周礼与中国文学
-
司马光的气度
-
作者:宣村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气度 道德文章 王安石 唱和 诗文
-
描述:王安石与司马光同为北宋重臣,道德文章均属一流。王安石推行变法之前,二人因年龄相仿,志趣相投,诗文唱和,可谓私交甚密。当时所谓嘉祐四友,其中就有他们俩。王推行新政之后,两人交恶,遂不相往来,起因并不在
-
古代的“序”文浅说
-
作者:魏颖 蔡静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序” 古代 诗文 王应麟 文字 序文 著作
-
描述:阅读古文时,我们常看到以"序"名篇的文章。你对古代的"序"文了解吗?古代的"序"文大致分为三类:一、诗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