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刘壎诗学思想初探
作者:张红 饶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诗学  宗唐得古  折衷唐宋 
描述:元代诗学主潮为“举世宗唐”,江西诗论家却是其中颇为特殊的一支,他们上承江西统系,探索唐、宋诗之渊承,成为“宗唐得古”思潮下较温和的“折衷唐宋”派,刘壎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刘壎的诗学思想有两大关键
虞集诗学研究
作者:何云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虞集  诗学  诗歌创作  宗唐复古  性情之正 
描述:诗歌教化讽谏、颂扬盛世的社会功用作用。但是,作为一代文宗,虞集追求“宗唐复古”以得“性情之正”的诗学理想。在其通达的诗学主张影响下,虞集的诗歌创作众体兼备,风格多样,数量颇丰,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
论汤显祖的诗学观与晚明曲学批评
作者:黄振林 李雪萍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学  晚明曲学  传奇批评 
描述:集中体现了汤显祖诗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即倡导"意趣神色"的诗学本质观,讲求"字句转声"的曲学声律观,和追寻"率性而已"的诗学实践观。
钱谦益诗学研究
作者:杨连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钱谦益  诗学  文学研究  竟陵派  汤显祖  公安派 
描述:钱谦益的诗学理论具有系统性,它的确立经过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前后“七子”诗派对早年钱谦益的诗学祈向影响甚巨,使他一度沉迷于其中,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钱谦益把早期的诗歌
千帆诗学一斑
作者:舒芜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千帆  诗学  古籍出版  诗论  相结合  出版社  王安石诗  山西人  王维诗  文学理论 
描述:去年年底,差不多同时,出版了程千帆教授两部诗学著作:一为《被开拓的诗世界》,是专门研究杜诗的,程千帆、莫砺锋、张宏生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为《程千帆诗论选集》,张伯伟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前后七子的诗学祈向
作者:陈文新  来源:文学前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后七子  李梦阳  王世贞  诗学  前七子  王阳明  道德理想主义  胡应麟  何景明  茶陵派 
描述:害、民害、庄场饥民之害)、六渐(匮之渐、盗之渐、坏名器之渐、弛法令之禁、方术蛊惑之渐、贵戚骄恣之渐),最后直指皇后之弟张鹤龄"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势如翼虎。"因这封疏,他被逮下狱,但他一点儿也不后悔。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载:"李献吉为户部郎,以上书极论寿宁侯(即张鹤龄)事下狱,赖上恩得免。一夕醉遇侯于大市
刘壎的古赋理论与创作
作者:刘建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古赋  理论  创作 
描述:赋特色,也基本上能符合其理论要求。
胡应麟的“用事”观及其在古代诗学中的价值
作者:姚永辉 马强才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学  价值  用事  用事观 
描述:胡应麟的用事论是其诗学主张中最有价值者之一。他可能是古代第一个具体论述诗歌需要用事的人。他认为诗歌要用事的原因是:一,用事可以表现诗人才华;二,某些体裁的诗歌必须用事;三,是诗歌的重要表达手段与表现
汤显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简论
作者:邹自振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诗  明诗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理论  理论  风格  风格 
描述:汤显祖是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只是他的诗名为他的扛鼎之作《牡丹亭》所掩盖。汤显祖存诗2260余首。强调真情、卓识、灵性的统一,是他诗歌理论的核心。汤诗清新奇巧、飞灵生动、玲珑透逸
《不居集》治血证八法理论探析
作者:汪伟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血证  治则治法  理论 
描述:对清代新安医家吴澄的医学著作《不居集》进行探讨。从形成背景、辨证纲领、治则治法等角度阐述吴澄的治血证八法理论,该理论充分、透彻,实用性强,对于临床各类出血证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进行进一步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