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胡应麟的“用事”观及其在古代诗学中的价值
作者:姚永辉 马强才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学  价值  用事  用事观 
描述:胡应麟的用事论是其诗学主张中最有价值者之一。他可能是古代第一个具体论述诗歌需要用事的人。他认为诗歌要用事的原因是:一,用事可以表现诗人才华;二,某些体裁的诗歌必须用事;三,是诗歌的重要表达手段与表现
明代洞宗法脉传承
作者:任宜敏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曹洞宗  法脉传承  少林系  寿昌系  云门系 
描述:比,曹洞宗遭斧钺斫伐相对较轻,中叶以降,更呈中兴态势。本文旨在对少林、寿昌、云门三系师徒相继、后前错出之法脉传承情况,作一番梳理与甄别。
试论《倩女离魂》与《西厢记》、《牡丹亭》的传承关系
作者:宋佳东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冲突  冲突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传承关系  传承关系 
描述:体现了中国戏剧的传承关系。
文化传承 中考作文话题演练及素材应用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中考在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考作文  沈从文  文化传承  乡土气息  刘绍棠  快餐文化  端午  名著  圣诞节  要求 
描述:(一)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也许沈从文《端午日》中那赛龙舟的场面曾让你激动过,也许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中那乡土气息的年俗曾令你向往过。是
戏曲审美观的传承与超越: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启示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观  审美观  承传  承传  超越  超越 
描述:要求表现唱、做、念、打诸般伎艺的特性,保持了戏曲表演写意性的审美特征,又吸收了当代舞台艺术,让场面和某些程式具有当代性,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说明,戏曲表演,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否则,戏曲不可能生存、发展。
新变与传承:汤显祖思想材料二则发微
作者:程芸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思潮  程朱理学  汤显祖  李贽 
描述:汤显祖的思想相当复杂,但某些研究或作"简单化"处理,或有"过度阐释"之弊。本文围绕汤氏两篇文章(《宋儒语录钞释序》、《光霁亭草叙》),辨其论说语境,析其学理脉络,重新探讨了汤显祖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及其与李贽的异同;并进而提出,在充分挖掘汤氏思想"新变"因素的同时,也有必要重视其与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
明清文人元代诗学观之考察——以胡应麟、顾嗣立为例
作者:杨亮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诗学  胡应麟  顾嗣立 
描述:元代诗歌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接唐宋,下启明清。明代胡应麟和清代顾嗣立对元代诗学批评贡献最为显著,其诗学批评思想和研究角度对后世研究者的影响极大,目前元代诗学研究仍在其基础之上进行,对其研究
闽台佛教的源流、宗派及其传承探析——以佛教福州鼓山系为中心
作者:徐心希  来源:台湾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佛教  福州鼓山  佛教宗派  福建佛教  涌泉  源流  临济宗  闽台  重要组成部分  曹洞宗 
描述:学术界认为“台湾佛教是中国传统佛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日台湾佛教已成为一个拥有4000多座寺庙,数千小佛堂精舍,485万名信徒,3万名僧尼”的岛内影响最大的宗教。2006年5月,台湾500余名僧人跨过海峡,来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参拜台湾佛教人士心仪已久的佛学圣殿。鼓山涌泉寺初名华严寺,[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