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应麟论诗体
-
作者:冯韵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体 诗薮
-
描述:胡应麟论诗体重视各诗体规范的分野,形成了从体裁规范角度批评作家作品的个性。体现在《诗薮》中就是以"本色"为衡量标准,并以此去区别各诗体间的差异,以及诗与其他文体。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诗体,强调诗体的本色
-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
歌行诗体论
-
作者:薛天纬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体学 歌行 七言古诗 新题乐府 诗体特征 格律诗 模糊性 胡应麟
-
描述:歌行的必备条件,或以"律化"来区分歌行与古诗,各从某一方面揭示了歌行的属性因而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不尽圆通之处。只有"大歌行"观才能揭示歌行最本质的诗体特征,明确歌行诗体的内涵和外延。
-
论《诗薮》对古诗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的确立
-
作者:孙琴安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诗体 创作原则 审美标准
-
描述:明代胡应麟的《诗薮》是中国一部经典性的诗论专著。本文对其确立的各种诗体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认为清代的有些诗论主张和审美观念,都曾从中吸取过有益的养料。文中并对胡应麟确立
-
殷商隙矇与卜辞的诗体结构
-
作者:李振峰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卜辞 诗体结构 礼乐文明 殷商王朝 殷商文化 殷商时代 周礼 礼乐文化 上古时代 占卜
-
描述:吸纳,最终形成泽被后世的周代礼乐文明,这也从侧面间接证明了殷商礼乐文明的存在。
-
《珠玉词鉴赏集》序
-
作者:万云骏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王国维 宋元戏曲 文学 唐诗 宋词 句式 诗体 骈语 序言
-
描述:的诗体,其形式以句式为
-
巧用修辞写怪诗
-
作者:唐嗣德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式 王安石 特殊形式 东西南北 谐音 运用 诗歌 诗体 巧用 设问
-
描述:“怪诗”,又称作“别体诗”,就是不同寻常、具有特殊形式的诗歌。有的怪体诗,是集中地运用某一修辞格式,因而具有特殊的效果,从而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诗体。例如:1、设问贺兰溪上几株松?东西南北有几峰?买得
-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
-
作者:于景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诗歌体式 胡应麟 《诗薮》 五言绝句 正册判词 六言诗 诗体 金陵十二钗 艺术才力
-
描述:。其中以诗体入小说,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在明清时期...
-
特殊形式的诗歌
-
作者:顿新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王安石 特殊形式 宋代 顺序读 诗歌 元素 词序 诗体 回环
-
描述:回文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它运用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使全句或全首既能顺序读,又能颠倒吟。这种诗体虽然有些近乎文字游戏,但还确实难作。现略举数例。宋代的王安石就有三首回文诗,其中一首是:“梦长随永
-
《中兴间气集》刘长卿评语疏证
-
作者:周蕾 来源:文学前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长卿 中兴间气集 诗歌创作 皇甫 评价 诗体 语意 许学夷 胡应麟 文献资料
-
描述:诗人刘长卿早期曾经历开元、天宝的大唐盛世,於盛唐、中唐之间,号为名手。清人卢文招在其《刘随州文集题辞》中曾有子美之后,定当推为巨擘之赞誉,尽管其间不乏美溢之词,但亦可见后人对其推崇之至。据目前可考的文献资料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