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笔下评乌江 浅议杜牧、王安石、李清照论乌:江亭诗
-
作者:李炖仁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诗人笔下评乌江 浅议杜牧、王安石、李清照论乌:江亭诗
-
北宋“乌台诗案”起因管见
-
作者:苏培安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王安石 宋神宗 北宋 起因 张方平 御史台 熙宁 吕惠卿
-
描述:”。考其起因,《宋史·苏轼传》说: ……(苏轼)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直、何正臣摭谢表语,并媒孽托讽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
-
试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
作者:徐培均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文艺思想 文学成就 苏轼 父亲 宋史 宋代 诗赋取士 文学作品 王安石
-
描述:李格非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元祐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列苏门,史称“后四学士”。然而他的作品惜已散失。本文从历代史籍中钓沉辑佚,对其生平与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
-
从“王安石改诗”所想到的
-
作者:王江平 来源:中学政治课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实践 天文学家 意识 观察 宋朝 事物 家乡 作者 人脑
-
描述:这件事发生在宋朝时期大文学家王安石身上。一天,王安石看到一首诗里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之句,心想:“明月”是不会叫的,“赞犬”又哪能躺到“花心”里去睡大觉呢?于是把它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
-
王安石人才学思想浅议
-
作者:夏老长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人才问题 人才思想 人才学 政治改革 郭沫若 积贫积弱 中国历史 以人民为本位 历史人物
-
描述:他有政见,有魄力,而最难得的是他是比较以人民为本位的人。”(郭沫若《历史人物·序》)
-
评邵雍的《击壤集》
-
作者:王士博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邵雍 社会危机 民族矛盾 北宋时期 道学 政治 官僚地主 地主阶级
-
描述:作的理论和实践上反
-
梦里的诗,诗中的梦-浅评《牡丹亭》从戏曲到舞剧的改编
-
作者:诸幼侠 来源:舞蹈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梦里的诗,诗中的梦-浅评《牡丹亭》从戏曲到舞剧的改编
-
两首风格迥异的哲理诗——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与苏东坡的《题
-
作者:王志尧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飞来峰 庐山 风格迥异 哲理诗 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 创作思想
-
描述:》和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这两首七言绝句来作比较,虽不能以此论定二人的全部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但透过这个小洞天的窗口,亦不难从中窥出端倪。
-
变法革新和陶冶人才——评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作者:吴玉琦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言变法;并从变法的政治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陶冶人才的思想。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他以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广阔视野,统筹全局,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陶冶人才措施,既解决了人才的有效培养问题,又解决了人才的必要待遇、合理选拔和恰当使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的这些见解,尽管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从陶冶人才的角度看,不无可取之处。我们应以批判态度,认真研究,推陈出新,引为借鉴。
-
也谈王安石改诗
-
作者:李东光 来源:学语文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也谈王安石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