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牧、王安石、李清照乌江诗对读
-
作者:郭象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东 司马迁 项羽 乌江 王安石 地方 议论 李清照 杜牧 对读
-
描述:项羽自刎乌江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般船待,谓项王日:"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
论杜牧诗的字法及其文化意蕴
-
作者:陈永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意蕴 杜牧 字法 意象 诗论 人生价值 胡应麟 古代诗人 刘熙载 诗歌
-
描述:字法,在我国古代诗人和诗论家都很重视,但又一直没有人作过真切、细致的辨析,是与章法、句法鼎足而三的很重要的诗学概念。仅以诗论家为例,宋之罗大经、明之胡应麟、清之刘熙载等几位大家都曾强调过。
-
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
-
作者:程章灿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人 文学 性格 表现 生活 南京
-
描述:老诗人王安石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但某些性格并没有完全改变,不过不是表现在生活上,而是表现在文学上。
-
追宗李白的诗人郭祥正
-
作者:房日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祥正 李白诗歌 诗歌格调 王安石 梅尧臣 诗歌创作 刻苦学习 感情 艺术成就 当涂
-
描述:一李白的诗歌,使后世多少人都为之仰慕倾倒。而仰止之高,企慕之情深,学习之认真与执着,莫过于北宋诗人郭祥正了。郭祥正(1035—1113),字功父,宋代当涂人。母亲梦李白而生他,这似乎是一种特别吉祥
-
吊古怀今 思深寄远——洪异诗《钱塘秋感》赏析
-
作者:苏永莉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瑰丽 王士祯 《随园诗话》 戏曲家 《牡丹亭》 诗人 太子 王妃 文学造诣
-
描述:云:“钱塘洪防思昇,……人但知其《长生》曲本,与《牡丹亭》并传,而不知其诗才在汤若士之上”,并以“逼真少陵”、“俱足千古”称誉其诗,朱廷鋐更以“风流直压李青莲”(《赠洪防思》)句相赠,其文学造诣
-
历代昭君诗与王安石的《明妃曲》
-
作者:刘成国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昭君出塞 王昭君 诗歌主题 单于 毛延寿 西京杂记 个人命运 故事 践踏
-
描述:的历史后果,而对于悲剧中被践踏的个人命运,则以客观的近似冷漠的笔调轻轻带过。之后,《西京杂记》卷二对这段文字作了如下发挥:
-
人·自然·诗——读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
作者:巩本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与自然 艺术表现手法 山居 山水自然 杨柳依依 生机盎然 南京 两山 和谐
-
描述:的诗人,朦胧之中,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是在友人舍中,还
-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笔下的澳门风情
-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沉郁 景象 戏曲家 贬谪 风光 朝廷 弊政 权贵
-
描述: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我国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1550—1616),于万历十九年(1591)上《辅臣科臣疏》,揭露官场黑暗,抨击朝廷弊政,因而得罪当朝权贵,触怒神宗皇帝,由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任上贬谪广东徐闻县典史。一腔爱国热血受到打击,汤显祖心里自然有些不满和沉郁。但当年十一月赴任途中的澳门
-
小晏词的“诗人句法”
-
作者:伍三土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黄庭坚 句法 北宋词 晏几道 浣溪沙 白居易 词学 惆怅感 李商隐
-
描述:和由此带来的惆怅感伤,感情真挚,“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黄庭坚《小山词序》)。
-
王安石的禅诗与钟山诗
-
作者:陈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禅诗 钟山 晚年 佛理 主导地位 叶梦得 诗歌风格 诗话 创作
-
描述:熙宁九年(1076)七月,王安石罢相以后知江宁府,后寓居金陵钟山,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岁月。他的政治生涯似乎是以新法推行的失败而告终了,然而就其思想和创作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蜕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