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者:郭慧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特色  精神追求  精神追求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抒情色彩  抒情色彩 
描述: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奠定了我国戏曲创作浪漫主义的基石。本文试从精神理想追求、艺术构思方法、抒情色彩等方面,谈谈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
牡丹亭》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至情”理论
作者:丁婉  来源:华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至情”理论  “至情”理论 
描述:人间、梦境相通,生、死相通,体现了他的"至情"理论,"情"与"理"的斗争,正是作者向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挑战的表现。
试析南宋民办书院与乡先生
作者:许怀林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南宋书院  书院教育  民办  科举  试析  陆九渊  江西  平民化  职业化 
描述:教育、普及文化中做出了大贡献。南宋的乡先生与书院,对后世书院教育的发展、朱陆学术思想的传承等,都有积极影响。
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精神
作者:陈文俊  来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精神  精神 
描述:牡丹亭》以理想的"情"与现实的"理"的矛盾冲突,组织戏剧冲突,幻化出许多浪漫主义的情节。"惊心动魄"、"巧妙叠出",闪耀出理想的光辉,达到了"情真境幻意趣生"的艺术效果。《牡丹亭》是一部充满浪漫
从《牡丹亭》和《吉赛尔》浅谈中西方“人鬼情缘”
作者:石月亭  来源:金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人与鬼  人与鬼  理想化  理想化  爱情书写方式  爱情书写方式  还魂  还魂 
描述: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国传统戏剧文本《牡丹亭》和西方芭蕾舞剧故事《吉赛尔》,来简要分析中西方“人鬼情缘”的异同,进而发现异质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方寸寻梦
作者:费东宝  来源:上海集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浪漫主义  汤显祖  牡丹亭  寻梦  蝴蝶  崔莺莺  爱情  邯郸  名著 
描述:一梦;一是《枕中记》,即"黄粱梦",传说故事发生在河北邯郸(图1)。
寻梦“牡丹亭
作者:邓若楠 刘冰  来源:投资有道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特性  艺术特性  绝对值  绝对值 
描述:昆曲永远都是小众艺术,它不是娱乐层面上的,也不属于大众,它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它只属于小众,但是这个小众的绝对值却可以很大。
关于《牡丹亭》中的“集唐”诗
作者:吴凤雏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出处  出处 
描述:明人汤显祖传奇名著《牡丹亭》中,共出现"集唐"69首,历来未有将其出处(所集诗句之作者和所出之诗篇)全部注齐者。经大量查考证实:此69首(共280句)"集唐",分别集自129位诗家的270余首诗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特点之比较研究
作者:杨深林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  基础文类  基础文类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描述: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进的,所以政府作用至关重要。对比日本的政治现代化历程,可知晚清政府作用没有达到历史的高度。多维透析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历程,对于我们今天仍在进行的政治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吴吴山三妇论《牡丹亭》戏曲特色浅谈
作者:谢超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特色  戏曲特色 
描述:吴吴山三妇在对《牡丹亭》的评点中,就《牡丹亭》中关目的设置、角色的演绎、舞台的安排、砌末的使用等戏曲特色的评价和讨论,反映出三妇评点《牡丹亭》的戏曲评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