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的颂歌——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作者:魏琳 来源: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
描述:思和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他对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爱情的极力张扬,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戏曲创作的基石。
-
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作者:吴志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积极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杜丽娘 汤显祖 封建礼教 爱情自由 柳梦梅 理想世界 戏剧冲突
-
描述:“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在明代众多的言情传奇中,足称“擅场”之作者,应首推汤显祖的《牡丹亭》。《牡丹亭》所讴歌的“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深深地感动了封建时代青年女子的心
-
试析《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作者:黄明 来源:语文教学阵地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试析《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试论《牡丹亭》浪漫主义的特质
-
作者:李曼立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牡丹亭》 汤显祖 特质 花神 柳梦梅 主观感情 杜丽娘 十六世纪 李贽
-
描述:条件下的产物。 十六世纪,全球处于翻天覆地变化之中,而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手工业、
-
论明清对《牡丹亭》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之研究
-
作者:程华平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创作方法 创作方法 明清研究 明清研究 理论评价 理论评价
-
描述:明清时期的学者们对《牡丹亭》作了细致的研究,他们从作家通过虚构来表现理想与情感、通过对现实的美化幻化来体现作家的主体精神等方面对汤显祖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给予总结。文章结合明中叶以降的社会文艺思潮
-
浅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作者:郭慧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特色 精神追求 精神追求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抒情色彩 抒情色彩
-
描述: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奠定了我国戏曲创作浪漫主义的基石。本文试从精神理想追求、艺术构思方法、抒情色彩等方面,谈谈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
-
试析苏轼散文中的哲理特色
-
作者:高孟平 来源: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散文 儒家思想 《超然台记》 积极入世 人生态度 《石钟山记》 试析 苏武 物与我皆无尽也 王安石
-
描述:试析苏轼散文中的哲理特色
-
《牡丹亭》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至情”理论
-
作者:丁婉 来源:华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至情”理论 “至情”理论
-
描述:人间、梦境相通,生、死相通,体现了他的"至情"理论,"情"与"理"的斗争,正是作者向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挑战的表现。
-
“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
-
作者:陈志宪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色彩 牡丹亭 故事
-
描述:明清以来,许多文人学者,对“牡丹亭”变幻离奇的故事,作了不少的考订和论辩,
-
论昆曲《牡丹亭》音乐
-
作者:刘明澜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 封建礼教 柳梦梅 音乐 浪漫主义 南曲 现实主义
-
描述:汤显祖不仅赋予他的剧作以进步的主题思想,而且努力使他的《牡丹亭》成为一部“场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