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李煜与晏几道的共同特征
作者:郑丽鑫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李煜  晏几道  晏几道      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 
描述:李煜与晏几道虽非生活在同一时代,但由于两人的人生都经历了从璀璨到黯淡的过程,兼之两人纯真善感的禀性,在他们的作中都以描写情感和无常变迁为主题,并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及章法结构上的婉曲来表现主题
晏殊与和凝之比较
作者:胡家全 刘云峰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晏殊  农晏殊  和凝  和凝      比较  比较 
描述:晏殊与花间人和凝所处时代相近、人生履历相似,故而在其的创作面貌上呈现出不少共同点,然同中亦有小异。本文拟从创调之功、富贵之气和人物刻画三个方面就晏殊与和凝的作一番粗浅的比较。
晏殊中的政治家性格
作者:张丽华  来源: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政治家性格 
描述:晏殊是文学史上少有的政治上官位亨通,少有波折的文学家,虽然他的里很少反映出政治生活的内容,但是因为晏殊有这样特殊的政治身份和经历,所以他的里还是会透露出政治家的个性,使他的具有了不同的艺术特色。
试论晏殊的主体介入性与情感流向
作者:赵静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主体介入性  情感流向 
描述:晏殊是唐五代风向宋词转变的过渡阶段的关键性人物,他作的主体介入性体现在中描写对象的变化和士大夫情怀的介入,而他作的情感流向在走花间词人的单向一维形式的同时还加入了他对感情的特别的节制。
晏几道创作主体介入与情感流向的定量分析
作者:何雅茹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定量分析  主体介入  情感流向 
描述:创作主体真情实感的介入及其情感的复杂多维变化,是史演进的重要标志。北宋词史上,参与体开拓者众多,其中,晏几道将其独特的生活和情感经历纳入中,情真意切;同时,其的情感一味沉入,无意超脱
细腻曲折 纯情秀雅——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试析
作者:戴继华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  宋代   
描述: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于矛盾中展露深情——晏几道的情感表达
作者:赵明隽  来源: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情感  情感  矛盾  矛盾  表达  表达 
描述:一首成功的,除了要有真挚的感情外,往往还需借助一些巧妙的表现手法。而晏几道的,在抒写内心真挚的感情时。也注意到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他善于在矛盾中展露深情,用欲抑还扬的表达方式,将人物的内心展现
论晏几道的“梦”
作者:熊英 胡遂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内心世界 
描述:晏几道多写“梦”,这些“梦”中有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对相逢的期盼,有现实中如梦的恍惚、往事如梦”、“人生如梦”的感慨,还有梦后回到现实时的失落。这些内容在小晏中多有表现与其沉浮的身世及孤傲重情
中国人经常误解的几个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来源:发现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误解  伯劳  燕子  周礼  公室  分飞  妓女  高考  行为  大木 
描述:"丰碑"自古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名称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小议晏之“清”
作者:刘丽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冯延巳    士大夫  欧阳修  北宋  伤春  主要表现  情感  代表人物 
描述:在北宋初年的词坛上,南唐冯延巳的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士大夫词人。清人刘载熙曾经这样评价宋初词坛上作为主流风的代表人物欧阳修与晏殊二人"冯中正,欧阳永叔得其深,晏同叔得其俊"①。据说,晏殊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