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曾祺宗经观辨析
作者:方雷  来源:民办教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辨析  辨析 
描述:吴曾祺继承、补充和发展了刘勰的宗经思想,其宗经之本质不是为了宗儒,而是通过宗经提高写作者的自身修养,因为经书作为文章写作的典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经学著作对作者风格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但宗经也不能盲目,还应该学会一定的方法。
应是“得陇望蜀”
作者:李荣先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语  词义  语言艺术  得陇望蜀 
描述:《她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40页有这样一句话:‘花花公子'自此以后,得垅望蜀,来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得垅望蜀是得陇望蜀之误。
应是“温文尔雅”
作者:吴导民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义  语言学  错别字  “温文尔雅” 
描述:2009年8月7日,《凤凰资讯报》A08版上刊有《战国门客,怎样敲诈主子?》一文,其中写道:羽翼没有丰满的时候,政客都把自己装扮成温文迩雅、礼贤下士的嘴脸。这里的温文迩雅应是温文尔雅之误。
词义引申在训诂实践中的应用:孙诒让《周礼正义》研究
作者:方向东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引申  研究 
描述:代语文学》中指出,孙氏《周礼正义》训释《周礼》词语有十端,其中—端就是从多角度训释词义,有引申义,有古义.据笔者在研读中统计,孙氏在《周礼正义》中共有177处运用引申来训释词义.本文在对这些用例
《周礼》书名、作者和时代疑案辨析二则
作者:王庆元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到今文学家的攻击:“时众儒并出,共排以非是”(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引《马融传》),至郑玄时,又有林孝存(即临硕)、何休等竭力否定:“故林孝存以为武帝知其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七难》以排弃之.何休亦以为六国阴谋之书.”到了宋代胡安国、胡宏父子竟“以为是王莽令刘歆撰”(《朱子语类》卷八十六),这就是最早的“刘歆伪造”说.
伶伦作律之真假辨析
作者:李傲雪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  伶伦  王安石 
描述:伶伦,传说中的音乐人物,亦称泠伦,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乐官,是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
曾布“奸臣论”辨析:立足于北宋中后期党争的考察
作者:熊鸣琴 张其凡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布  曾布  北宋中后期党争  北宋中后期党争  奸臣  奸臣 
描述:至于达到祸国殃民的程度,象他这样的官僚在中国历史上何止千万。在此事实面前,所谓的曾布奸臣论当不攻自破。
《周礼·秋官》中的刑事政策:“三典刑三国”之制辨析
作者:温慧辉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典刑三国  明德慎罚  宽严相济 
描述:,全面考虑,以达到明德慎罚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