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词义引申在训诂实践中的应用:孙诒让《周礼正义》研究
-
作者:方向东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引申 研究
-
描述:代语文学》中指出,孙氏《周礼正义》训释《周礼》词语有十端,其中—端就是从多角度训释词义,有引申义,有古义.据笔者在研读中统计,孙氏在《周礼正义》中共有177处运用引申来训释词义.本文在对这些用例
-
浅析汉语词义的引申
-
作者:丁振芳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词义 “相” 《说文解字》 词义引申 最小的儿子 《送杨少尹序》 引申义 《周礼·地官》 郑玄注 《续资治通鉴》
-
描述:浅析汉语词义的引申丁振芳词在产生之初一般是单义的,但它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读音、意义以及记录它的符号文字,都在不断地变化。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是“引申”,如“头”的本义指人的脑袋,引申
-
古汉语词义辨析两组
-
作者:李新龙 来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祭祀活动 甲骨文 成年男子 周礼 引申 左传 本义 礼记 女子
-
描述:活动。向鬼神敬献各种物品,祈求保佑,其中最主要的是用杀牲来供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说文》在解释“血”字时说“祭所荐牲血也”。可见敬神是要杀牲的。另《谷梁传·垣公八年》注“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史记·淮阴候列传》“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血食”,指得到享祭,享祭鬼神要杀牲,所以说“血食”,由杀牲敬神引申为杀,这时,它的宾语既是供奉的对象,又是杀的对象。如:《礼记·月令》“鹰乃祭鸟”,孔颖
-
唐诗词义辨析三则
-
作者:胡少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 王安石 古诗文 基本途径 解释 杜甫 青年人 词义辨析 老年人 习惯用法
-
描述:唐诗词义辨析三则
-
“‘加’无副词义”辨及其它
-
作者:林寒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词义 “变” 《古代汉语》 《词诠》 孔子 古籍文献 “多” 王安石 梁惠王 形容词
-
描述:“‘加’无副词义”辨及其它林寒生古代汉语常用词“加”能否解释为“更、更加”,作副词用?现行某些词典中设立的副词义项“更、更加”是否必要?周复纲先生在《“加”无副词义》一文(原文载《疑难字词辨析集
-
“敖汉”的释义应是“老大”吗?
-
作者:鲍音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敖汉” “老大” 蒙古语 词义
-
描述:“敖汉”的释义应是“老大”吗?
-
本源站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义 解释方法 《周礼》
-
描述:“丰碑”古时不是碑;“衣冠禽兽”本来是褒义;碰杯的起源
-
应是“得陇望蜀”
-
作者:李荣先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语 词义 语言艺术 得陇望蜀
-
描述:《她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40页有这样一句话:‘花花公子'自此以后,得垅望蜀,来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得垅望蜀是得陇望蜀之误。
-
“素面朝天”面朝哪
-
作者:暂无 来源:党的生活(江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面朝天 词义 汉语 宋代乐史
-
描述:如今,“素面朝天”这个词用得很广泛,大多用来指女子不化妆,实际上,这是因为不了解该词词义所导致的误用。
-
《周礼》中“通”、“达”词义的系统联系
-
作者:宋永培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达” 《周礼》 词义系统 词义特点 往来行 系统联系 考工记 司寇 《十三经注疏》 “大”
-
描述:《周礼》中“通”、“达”词义的系统联系宋永培对《周礼》中使用“通”、“达”这两个词的例句进行穷尽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二者的词义特点及其系统联系。(一)《周礼》以“道路上往来行动、沟通双方”的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