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经学之训诂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周礼》 儒家经典 训诂 《周礼正义》 训释 孙诒让 郑玄注 《禹贡》 《尚书正义》
-
描述:论经学之训诂崔大华顾炎武在《述古》诗中咏道:“六艺之所传,训诂为之祖”(《顾亭林诗文全集》卷四)。可以说,传统经学最明显的学术特色就是训诂。就训诂的现代的语言学意义上界定来说,“训诂”是“以语言解释
-
经学与史学(读陈寅恪札记)
-
作者:陈克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寅恪 经学 史学 《柳如是别传》 敦煌写本 比较研究 惠香 陈先生 《鲁论》 新儒家
-
描述:经学与史学──读陈寅恪札记陈克艰一、画鬼与画人陈寅恪先生尝自谓:“不能读先秦之书”,“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三复斯言,当有深意,似不宜仅仅看作谦辞。鄙意陈先生每次这样说,都是在明确地表示一种学术态度
-
五四传统的反思与近代妇女史研究
-
作者:叶娃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女文化 五四传统 明末清初 妇女史研究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中国妇女 妇女文化 明清之际 中国女性 上层社会
-
描述:研究,俾使读者可以从崭新的视角重审这段历史。本书取材丰富,涉及面极广,援引了四、五
-
超越经学--对理学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
-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经学 “理” 《周礼》 《系辞》 理学家 本体性 欧阳修 儒家经典 河图洛书 程颐
-
描述:超越经学──对理学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崔大华(河南省杜会科学院)作为儒学的一个理论形态的理学,它的形成可能会有多种社会的、政治的因素或条件,但就儒学本身的理论发展逻辑来说,有两个支撑点是最
-
近代以来日本佛教真言宗在华的宗教活动
-
作者:忻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佛教 真言宗 近代以来 日本僧人 《上海新报》 中国开教 东文学堂 宗教组织 传教活动 曹洞宗
-
描述:近代以来日本佛教真言宗在华的宗教活动忻平中日文化交流渊源流长,宗教是个重要媒介。然近代以降,随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增强和中国日衰,中日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日本在对华发动军事侵略与经济渗透
-
市易法新评
-
作者:王盛恩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易法 宋会要辑稿 大商人 王安石 中小商人 熙宁 城市居民 《宋史》 食货 贱买贵卖
-
描述:市易法新评王盛恩市易法是王安石变法活动中的一条重要法令,它的颁布和推行,不仅成为朝野注目的中心和士大夫议论的焦点,而且引起了王安石的第一次罢相和变法派内部的分裂。自熙宁年间以来,对市易法的评议
-
评《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
-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大团圆结局 柳梦梅 杜丽娘 《牡丹亭题词》 父母之命 自然和谐 个性解放 爱情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杰作,它以大团圆为结局,无论从浪漫构思、主题表达上,还是从人物性格、结构要求上.都顺理成章,自然和谐,而且在许多方面打破了团圆的原有模式,俗中见奇,耐人寻味.它深化了作品的反封建思想,把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到了顶峰.
-
评国内第一本《仪礼译注》
-
作者:陈庆坤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仪礼》 “三礼” 仪礼郑注句读 文化精神 宗法制度 译注 “数” 《周礼》 礼仪制度 行为规范
-
描述:范,分冠、婚、丧、祭、乡、射、朝、聘八项,包括从成年到死亡、从冠婚到丧祭,从交际到饮食、从聘问到朝觐的一系列礼节仪式.凡有可能原来生活实践中存在的风俗、仪节、规范等都有专篇,由孔子修起成书,从《春秋左传》中大量对礼仪的记叙及《论语》“不学礼,
-
重评李渔的婚恋妇女观
-
作者:刘琴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封建礼教 程朱理学 汤显祖 生活作风 妇女观 袁宏道 吴伟业 一夫多妻 关汉卿
-
描述:重评李渔的婚恋妇女观刘琴李渔是中国文史学上一位才华横溢、成就卓著、影响广泛的作家,但历来对其成见颇深,争议颇大。虽然近几年来,不少人已开始更公正地看待他,而他的生活作风仍是受人非议的把柄。现代论者
-
“存史”应是评判方志质量的主要标准:评《黄浦区志》
-
作者:周振鹤 来源:上海修志向导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浦区志 地方志 上海市 编纂 书评
-
描述:“存史”应是评判方志质量的主要标准:评《黄浦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