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评论篇 诉不尽的《长生殿》
作者:谢柏梁 周锡山 藏平 彭奇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杨贵妃  爱情  唐明皇  唐玄宗  牡丹亭  演出  昆曲艺术  长恨歌  梧桐雨 
描述:唐明皇与杨贵妃:中国第一情侣的悲剧谢柏梁李杨之爱,是中国正史上有迹可寻的经典爱情诗章。如果说艺术虚构的《牡丹亭》是青年人如火如荼的爱情,那么《长恨歌》、《梧桐雨》和《长生殿》便先后讴歌了李杨这对"成年人"深厚隽永的爱情。真正的爱情都是永恒的,都有穿透时空的共同魅力。
文学仍应是人学(评论)
作者:阎晶明  来源:红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兆林  动物小说  人学  故事  文学史  中国城市  强势媒体  社会问题  鲁迅小说  作者 
描述:内容,以和作者交流,不枉他让我一读的信任。
名人也会闹笑话
作者:乙常青  来源:读与写(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白居易  沈括  桃花  苏轼  文学家  科学家  宋代词人  菊花  评论 
描述:沈括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到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时很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会‘桃花始盛开’?
论诗绝句的联想(外一篇)
作者:余光中  来源:海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诗绝句  元好问  杜甫  李商隐  王安石  莎士比亚  变体  评论  中国文学  诗艺 
描述:一中国文学之有“论诗绝句”,不但是变质,也是变体。其体若诗,但其功用却在评论,所以是变质。其意在论,但其形态却托于诗,所以是变体。好的论诗绝句不但有评论的眼光,还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