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71)
报纸
(52)
学位论文
(1)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8)
地方风物
(4)
地方文献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
(47)
2007
(5)
2006
(4)
2005
(3)
2004
(1)
2000
(2)
1998
(2)
1996
(2)
1995
(1)
1989
(5)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
法学杂志
(2)
中国建材
(2)
当代通信
(1)
共产党人
(1)
钓鱼
(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
贵州社会科学
(1)
上海修志向导
(1)
湖南政报
(1)
相关搜索词
塑料门窗
孔子
地方志
科举考试
四六
体制改革
《钓鱼》
含义
品种特性
发展战略
双重性质
余文森
古典戏曲
王安石变法
呼吸停止
地方文化
基本农田建设
商品房
士人
注册资金
管理问题
秦制
主导产业
唐宋词
体系建设
生活经验
真实信息
劳动能力
唯美主义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评判标准】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科举考试内容与
评判
标准
的首次匡定--对王安石科举改革的几点
作者:
马先彦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判
标准
王安石科举改革
科举考试
考试内容
经义
诗赋取士
儒家经典
范仲淹
进士科
改革科举
描述:
从诗赋取士最终在唐代形成定局的历史考察中得到明证.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体例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四种.帖经与现在的填空题类似,重在考察考生的记诵能力.如果帖题一般,考生均能回答,考官就难以评出优劣.于是考官就挖空心思提高帖题的难度,形成了帖经考试中出偏题、怪题的倾向,造成社会上普遍学风不良——士人只默记帖括只言片语,而对本经大义荒疏,甚至茫然无知,因而受到有识之士的普遍反对.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