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
作者:李存山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范仲淹  庆历新政  评价  理财  司马光  宋神宗  青苗法  吕惠卿 
描述:,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于宋者此尔。”(同上书卷八)按照传统的评价,一是王安石变法之“急政”或“苛政”本身...
美国观众评价《牡丹亭》太美了
作者:李文云  来源:党建文汇(下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美国  评价  观众  加州大学  洛杉矶  朱丽叶  罗密欧 
描述:美国当地时间9月29日晚,洛杉矶加州大学若伊斯大剧院前格外热闹。人们怀着兴奋、好奇、期待的心情,早早地从城市的四面八方驱车向这里聚拢,等待着去欣赏一场来自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当晚1800个座位的大剧院座无虚席。
荆公评韩新论
作者:谷曙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愈  评价 
描述:荆公评韩应首先考察荆公对韩愈的总体评价,而重点则是对荆公评韩言论里聚讼纷纭的《韩子》诗作新诠评。荆公评韩的更大意义在于深入挖掘褒贬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从而揭示出荆公评介韩愈在整个宋代韩学研究史上有关捩
文言文专题阅读(一) 孟尝君
作者:陈国林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司马迁  平原君  齐国  宾客  文言文  昭王  评价  史记 
描述:文言文专题阅读(一) 孟尝君
水的味道
作者:谢晨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味道  流水  文章  评价  风流人物  联想与想象  水注入  细读  王安石  春江 
描述:水的味道
礼玉文化浅释:以《周礼》为中心
作者:刘会会  来源:甘肃农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玉  《周礼》 
描述:礼玉,指作为礼仪代言的玉器。我国礼玉文化源远流长。《周礼》中记载的以玉为礼的礼玉制度,通过对礼玉的种类、质地、颜色、形状、大小以及文饰等的分析,阐释了礼玉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在等级制度中的功能,并从礼玉文化的角度来阐释先秦社会的等级制度。
《列朝诗集小传》“胡应麟条”辨析——兼谈胡应麟的历史评价
作者:王明辉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 
描述: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对胡应麟评价极低,但影响极大,后世关于胡应麟及《诗薮》的评价大体循钱氏之论,这对正确认识胡应麟及《诗薮》颇为不利。其实,钱氏批评的主观性太强,不应成为学术评价的主要依据
论曾巩的儒学思想和散文创作——以与儒家经典的关系为中心
作者:闫树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儒学思想  儒学思想  散文  散文 
描述:明儒家经典,论治道必本于正心诚意,论礼乐必本于人之性情,论学必本于务内,论制度必本于三代之法。 在论证过程中,本文首先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入手,以为宋儒(石介、欧阳修、曾巩)回向三代的政治设想和对“道统”的构建,是他们通经学古的深层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曾巩儒学思想中两个本质的部分,即“心性论”和“外王论”。所谓“心性论”就是说曾巩沿着思孟以来的思路,将天道的“诚明”延续到人道,进而建立了一个亦能使普通人都能“诚明尽性”的普遍模式。所谓“外王论”就是在“诚明”既成的基础之上,曾巩把《大学》之道发展为“觉民”和“觉斯民”,并以洪范九畴为治国根本大法,以期望“外王”领域的实现。 其次,本文注重具体的文本分析,微观地考察了曾巩散文援引经典之文和敷衍经典之意而成文的特色,认为曾巩是一个“文道合一”的古文作家,并系统地总结出曾巩散文“纡徐曲折,说尽事理”皆依法于经典的特点。最后,又从模拟经典口吻的角度解析了曾巩散文风格由雄肆到温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