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745)
报纸
(206)
学位论文
(197)
图书
(174)
会议论文
(7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86)
地方文献
(60)
才乡教育
(25)
宗教集要
(11)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1
(191)
2010
(176)
2009
(168)
2008
(189)
2007
(159)
2004
(91)
2002
(86)
1998
(74)
1988
(71)
1935
(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22)
语文学习
(4)
汗血周刊
(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
法律与生活
(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
公民与法(审判版)
(2)
法制资讯
(1)
科技致富向导
(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1)
相关搜索词
存在基础
哲学家
农民
才子佳人
兴趣
至情
孔子的法律思想
秦墓
周天勇
周礼
商品货币经济
自然观
管子
良吏
祖宗之法
王安石变法
立法度
典狱
大跃进
中国古代
天下之法
司马光
《春秋左氏传》
功利主义法律思想
儒体法用
哲学社会科学
王安石
司马迁
太宗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论着: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导论(周礼的法律精神)】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论商鞅变法中的
法律
普及:兼谈睡虎地秦墓主人身份
作者:
刘树林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商君书》
运动员
王安石新法
裁判员
法律
王安石变法
中国历史
秦墓
《秦简》
描述:
在
中国古代
变法史上,商鞅变法堪称最彻底、最成功之典范,为后世变法改革者提供了卓绝之先例。商鞅变法成功的奥秘何在?当时的各项律令为何能被各级官吏准确而有效地执行?商鞅是如何解决立法与执法之间的衔接
略论王安石的
法律
思想
作者:
张仁木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封建正统
法律
思想
王安石变法
立法度
明法
运用
法律
兼并土地
司法监督
善法
吏治腐败
描述:
王安石变法是与王安石的
法律
思想
和变法实践紧密结合,以“大明法度”,变法图强为指导思想的崇尚法治、以法治国的改革运动。“大明法度”、变法图强的
法律
思想
贯穿改革运动的始终。重视
法律
的作用,自上而下
陆九渊对“宽猛相济”的辨正
作者:
李明德
来源:
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宽猛
道德
法律
描述:
客观标准,即使是君主也不能违背
法律
而任意司法。但在另一方面,陆丸渊又继承了懦家“尚德不尚别”的传统,主张君主以其道德仁义的“本心”治理天下。由此出发,他把“猛”也纳入了“宽”的范畴,认为君主诛恶除暴
中国古代
地租与田赋
思想
的演进
作者:
巫宝三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租
中国古代
《禹贡》
田赋
《
周礼
》
土地所有者
思想家
黄宗羲
租庸调制
统治者
描述:
(一)引言封建社会的财富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来源,亦即主要来源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农民的劳动。地租一词,是指土地所有者,凭据土地所有权占有部分农业生产品。田赋,有时称“税”,是国家以土地为对象所课征的财政收入。此外,还有徭役,它是统治者为兴建城廓和宫室等...
再论“横的法”:对先秦
法律
文化的再探讨:对杨师群先生的答复
作者:
武树臣
来源: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
文化
再探讨
先秦
法定证据制度
周礼
再论
法律
评论
奴隶
易经
研究方法
描述:
本文是对杨师群先生《评横的法:对商周
法律
文化的思考》(详见《南京大学
法律
评论》1998年春季号,即本刊本期)一文的回应,逐一回答并辨析了杨文的批评,对先秦
法律
文化进行了再探讨。
试论宋代士大夫的
法律
观念
作者:
陈景良
来源:
法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法律
观念
法律
文化
合法权益
王安石
欧阳修
私有财产权
《名公书判清明集》
社会生活
司法实践
描述:
试论宋代士大夫的
法律
观念陈景良以创造“理解的社会学”(VerstehendSoziologie)闻名于世的马克斯·韦伯①(MaxWe-ber,1864—1920),在研究近代法制合理化的过程中,曾
中国古代
复仇观之我见
作者:
张建国
来源:
法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家族制度
《公羊传》
孟子
儒家学说
为父报仇
杀人者
《春秋公羊传》
儒家思想
《
周礼
》
描述:
瞿同祖先生在《中国
法律
与中国社会》中,把古代复仇问题系于家族一章之内,并引用《孟子·尽心下》所云:“吾今而后知杀人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法律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浩教授访谈录
作者:
刘志军
来源:
中国律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
司法腐败
司法机关
理想与现实
法制建设
法治国家
司法制度
三大改革
律师业务
描述:
法律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浩教授访谈录
几部
中国古代
爱情戏剧内容之比较
作者:
文加典
来源: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剧内容
中国古代
反封建礼教
李香君
《牡丹亭》
《西厢记》
爱情戏
自由婚姻
柳梦梅
描述:
几部
中国古代
爱情戏剧内容之比较
论《公羊传》复仇
思想
的特点及经今、古文复仇说问题
作者:
陈恩林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羊传》
《左传》
《春秋》
君臣关系
《
周礼
》
中国古代社会
民主制
国君
氏族社会
思想
描述:
仇
思想
进行过讨论,但出发点多为经学,而不是史学。所以,本文拟从史学角度对其复仇
思想
的特点作一分析。 一 本文认为,《公羊传》复仇
思想
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宣称臣下可以向君主复仇,而这在先秦文献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