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陆学术论争——鹅湖之会
-
作者:叶求利 来源:南平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鹅湖 论争
-
描述:”后朱陆两家观点 ,仍未达到“会归于一”的目的 ,但这次论争活动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
陈艾之争与晚明文统归宗
-
作者:丁国祥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艾南英 论争 文统
-
描述:陈子龙与艾南英的争论,从豫章与金沙的房选开始,陈艾之争为高潮,以组织行为结束,在晚明文坛上有着重要影响,表现出晚明人文精神的追求。而争论的过程及激烈程度,由于事后的他人补叙,难免成为故事型记录。实际上,文人之间的一场口舌笔墨之争,是明中叶复古思潮影响下的宗法之争,也是晚明文统的归宗之争。
-
陈艾之争的时间再议
-
作者:李新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艾南英 文学 论争
-
描述:陈子龙和艾南英同为明末文学领袖和爱国志士,发生在二人之间的一场关于散文复古取向的文学论争,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而关于此次论争的具体时间,史料记载多有抵牾,而当今研究者说法或闪烁其词,或主观臆断成分大
-
“本色论”在明代的两次论争
-
作者:王汉民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色论” 《琵琶记》 何良俊 王世贞 汤显祖 《琵琶》 戏曲理论 《牡丹亭》 李开先 《西厢记》
-
描述:“本色论”在明代的两次论争王汉民“本色”是明清戏曲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本色”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本来颜色。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有“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茜,虽逾本色”之句,唐代的《教坊
-
朱陆学术论争: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
-
作者:叶求利 来源:南平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中国 宋代
-
描述:朱陆学术论争: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
-
朱陆两次论争及其历史影响
-
作者:高建立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即物穷理 格物致知 切己自反 发明本心 无极 太极 心即理 影响
-
描述:本文论述了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之会”和书信往来中关于治学问题(实质上就是认识论问题)、“无极”“太极”问题(实质上就是本体论问题)的论辩,指出了二者在哲学思想上的意见分歧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谈历史上儒法关于地震灾异问题的论争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震 灾异 儒法 自然现象 王安石 自然界 天人感应 天命 天地 “人定胜天”
-
描述: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一种反映,是地球内部各种矛盾运动的结果。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结构发生剧烈变动所引起的,也有的是由于火山爆发、地下洞穴塌陷等所引起的。地震和“星队”、“木鸣”、“薄食”一样,都是宇宙间的自然现象。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也有其准备阶段和内部能量的聚积过程,在量变过程中,变化是缓慢的,其表现为相对的静止状态,可是当地壳内部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引起质变,就发生地震。
-
朱熹与陆九渊易学论争的理学文化意义
-
作者:张勇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易学 修养功夫 儒学道统
-
描述:易学是宋代思想家展开思想交流的公共话语.南宋朱熹与陆九渊的易学论争足理学阵营内的思想讨论.朱陆的易学论争,既表现了二人修养功夫进路,也就是功夫与本体关系的分歧,又体现了程朱理学与陆氏心学对儒学本真
-
至情之花:吴炳和他的戏剧创作
-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论争 至情 临川派 剧作家 汤显祖 沈璟 戏剧史 派别 艺术
-
描述:极大影响了后来者创作的著名戏剧论争,而是继承。吴兵生活在中国戏剧最繁荣和成熟明代后期,从小就热爱戏剧,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而且,临川派在戏剧创作上所追求
-
北宋馆职、词臣选任及文华与吏材之对立——以治平、熙宁之际欧
-
作者:陈元锋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坛 欧阳修 北宋 词学 王安石 文章 论争 经术 学士 政治家
-
描述:代表了文章家与政治家两种基本立场。论争的直接结果是导致重政事而轻文辞 ,并造成熙宁、元丰时期馆职、词臣无学无文 ,使北宋中期文坛形成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