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09)
报纸(442)
图书(16)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9)
地方文献 (81)
地方风物 (20)
非遗保护 (11)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8)
文化溯源 (5)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1)
2013(56)
2011(83)
2008(61)
1997(16)
1996(15)
1995(22)
1992(5)
1990(5)
1989(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
南国红豆(4)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课程·教材·教法(1)
闽江学院学报(1)
商周刊(1)
实用医药杂志(1)
农业知识(1)
粤剧研究(1)
文明(1)
生执着的艺术追求
作者:潘邦榛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追求  粤剧  创作实践  古典戏曲  香港  六个方面  电影改编  牡丹亭  红梅  汤显祖 
描述:在粤剧行内外,无人不听过唐生这个名字。他是杰出的粤剧编剧家、罕见的奇才;他籍贯珠海唐家湾而在香港成名,又蜚声中外。他才情横溢,名作迭出,对粤剧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值得我们大力的推荐和认真的研究。
王安石使辽考论:兼与张云先生商榷
作者:刘成国 卢云姝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送伴使  送伴使  使辽诗  使辽诗 
描述:宋仁宗嘉祐五年初,王安石作为送伴使,伴送辽国贺正旦使回国,却未出使辽国。李壁对王安石送伴诗的注释颇有舛误,不能证明王安石曾使辽。所谓送伴使不能过境,不宜绝对化。《出塞》和《北客置酒》两诗也不足以证明这一点。从使辽来回行程、时间看,王安石不可能于嘉祐八年初使辽。
市委中心组举行“解放跨越崛起”学习讨论会
作者:李艾凌 蔡明慧  来源:商丘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市委中心组举行“解放跨越崛起”学习讨论会
从《南岭松》到《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拙作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出版发行以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注和不少读者的喜爱。市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省出版社和省社科院文学部在南昌召开了《王安石》研讨会,新华社发了通稿。之后《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艺术报》和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CCTV网以及港台地区和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
蔡楠和“荷花淀”系列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杨晓敏 在当代小小说领域,蔡楠是能够把传统语言、现代结构和人文精神糅合到一起的作家。白洋淀这块丰沛、奇幻的土地,成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蔡楠的生活史和观察史以及萦绕心头的精神家园。他的“荷花淀
子时一刻开
作者:宋灵恩  来源:中国审计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王安石  政治家 
描述:会、联欢会、茶
论杨万里咏梅诗的
作者:韩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梅花形象  咏梅诗  中国古典诗歌  时代生活  审美风尚  六朝  诗歌创作  王安石  品格 
描述:梅花以其横斜疏瘦、闲静素雅的幽姿逸韵,傲)凌霜、超尘绝俗的品格,历来深受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吟咏梅花的诗作也自六朝起就佳作不断,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相沿不绝的传统。到了宋代,受时代生活和审美风尚的影响,较有影响的诗人几乎无一人不咏梅,咏
增加知识的含“”量
作者:于国锋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习新知识  王安石  老年人  老年大学  指物  作诗  文理  聪明  当今世界  知识创新 
描述:王安石笔下的仲永,幼时极聪明,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因此父利其然也,日携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由于净吃老本,坐吃山空,到十二三岁时,
幻想家吴炳
作者:三联  来源:管理与财富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三株口服液  农村市场  幻想  广告策略  销售额  办事处  分公司  营销网络  常德 
描述:企业生命力不取决于规模是否庞大。以趋利原则可以快速聚拢一个高效率的组织,但未必具有生命力,吴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古不陈旧 不离本
作者:秦华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古不陈旧 不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