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迎刃析疑如破竹 擘流辨似欲分风(下):钱锺书戏曲论
作者:郑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析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牡丹亭  元杂剧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戏曲作品  小说 
描述:三毕生致力于打通文史哲和中西文化的钱先生对不同学科往往采取一种同贯共规的态度,力求泯町畦而通骑驿,以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在他的著述中,仅有少量篇章以探讨戏曲艺术规
牡丹亭》续作探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续作  续作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牡丹亭》续作探―《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描述:牡丹亭》续作探―《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邮票的故事:《牡丹亭》《长生殿》和《浣纱
作者:赵军  来源:国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纱  《浣纱  《长生殿》  《长生殿》  牡丹亭  牡丹亭  邮票  邮票  《昆曲》  《昆曲》  故事  故事  扬州市  扬州市  第二故乡  第二故乡 
描述:多媒体视听邮票《昆曲》在扬州市首发。该套邮票一共三枚,内容分别为《浣纱》《牡丹亭》和《长生殿》。据悉,昆曲源于苏州昆山,兴于扬州,扬州是昆曲的第二故乡。《昆曲》邮票中的三部戏和扬州或多或少都有关联
牡丹亭还魂》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作者:苏子裕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描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两座耸立的丰碑,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两相比较:同是爱情的颂歌,但主题思想开掘的深度不同;主要人物配置基本相同,但性格特征有所不同;都是
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
作者:王政  来源:作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闺塾  闺塾  风俗内涵  风俗内涵 
描述:《闺塾》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出,作品不长,但涉及到一些古代社会生活的习俗内涵,如养鹦鹉、做寿鞋、市井卖花,等等。这些风俗事象的源流、背景、细节及蕴含,对于观众读懂作品,十分重要
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闺塾  闺塾  风俗内涵  风俗内涵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
情到深处亦真:从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解读白先
作者:刘奔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  新版《玉簪 
描述:心对主人公的体察与观照方面有待改进.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表演艺术  中国文化  新美学  文化认同  西方文化  玉簪  大学生  观众 
描述:现在是21世纪,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何处,如何自处?制作昆曲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19世纪古典文化衰微之后,20世纪受到西方文化如此大的冲击,我们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我在国外看了非常多的各种戏剧艺术和表演艺术,但回头一看,呀,最美的那朵牡丹花开在我们自己的后院里面。
牡丹亭的“百家姓”
作者:暂无 来源:河池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随着近年白先勇先生排演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牡丹亭》这出沉寂四百多年的“旧梦”重又复活在戏曲舞台上。 《牡丹亭》作者是明代汤显祖,汤姓有两支,均出自商代国姓子。成汤灭桀建商,其子孙中有一支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