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刃析疑如破竹 擘流辨似欲分风(下):钱锺书戏曲论零札
-
作者:郑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析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牡丹亭 元杂剧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戏曲作品 小说
-
描述:三毕生致力于打通文史哲和中西文化的钱先生对不同学科往往采取一种同贯共规的态度,力求泯町畦而通骑驿,以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在他的著述中,仅有少量篇章以探讨戏曲艺术规
-
《还魂记》古俗考
-
作者:王政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曲研究 牡丹亭 汤显祖 中国古代 女主人公 六个方面 民间传说 阎王 拍案惊奇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清代吴人在《三妇评〈牡丹亭〉杂记》中一再叹服它的还魂关目为奇异之笔,并云:然则丽娘之果有其人?其实,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因情而死、因情而生,就情节来说,也并非奇谲
-
《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汇评述略
-
作者:黄霖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李卓吾 李卓吾 琵琶 琵琶 评点本 评点本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徐士范本 徐士范本 汤显祖 汤显祖 述略 述略 王世贞 王世贞
-
描述:评点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样式。清代黎庶昌在《续古文辞类纂叙》中说:"宋、元、明以来,品藻诗文,或加丹黄判别高下,于是有评点之学。"实际上,评点的渊源可上溯到秦汉的经史之学。如《易》之有系辞、说卦,《诗》之有《毛传》、《郑笺》,乃至司马迁的"太史公曰"
-
《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
作者:华玮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青散记 汤显祖 戏曲研究 作者问题 戏曲批评 考述 杜丽娘 东亚图书馆 北图本
-
描述:批语及各种附录(包括《笠阁批评旧戏目》),内容包罗万象,又引经据典,涵盖面遍及诗、词、曲、小说、历史、理学、佛老、医学、风俗、制度各方面;且数量庞大,都约三十万言,远远
-
汤显祖及其《邯郸记》
-
作者:李晓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戏曲研究 临川四梦 思想意义 王骥德 牡丹亭 佛道思想 张居正 人生态度
-
描述:,被后人笑为点金成铁的孟浪汉。王骥德却认为此记曲词胜《牡丹亭》,曰:其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采,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蹊径,技出天纵,匪由人造。吕天
-
《邯郸记》评议
-
作者:张燕瑾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邯郸 牡丹亭 作家 评议 否定 创作意图 戏曲研究 文艺创作 创作状态
-
描述:有过交往,且关系密切,对汤翁了解深切。然而又不尽然。文艺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旦进入创作状态,作家投入的是感情,用感情写作,有时甚至是作家本人的理智所左右不了的。形象的文艺作
-
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邯郸 黄粱梦 枕中记 吕洞宾 艺术成就 牡丹亭 马致远 创作 戏曲研究
-
描述:,其中被度者均为卢生。
-
试论《西楼记》的典型意义
-
作者:王安庭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型意义 袁于令 评注 牡丹亭 种曲 吴江派 戏曲研究 汤显祖 艺术倾向 明末清初
-
描述:明末袁于令的《西楼记》传奇,描写苏州才子于鹃与西楼妓女穆素徽的爱情婚姻故事。该剧写成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稍后被毛晋汲古阁编刻的《绣刻演剧》第四套收入,《绣刻演剧》六套出齐
-
再论《牡丹亭》的音律问题
-
作者:刘水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用韵 汤显祖 中原音韵 南曲 曲家 吴江派 王骥德 中国古典戏曲 再论
-
描述:性的是凌濛初《谭曲杂剳》中的一段论述:
-
《牡丹亭》时空结构析论
-
作者:姜姈妹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汤显祖 时空结构 虚与实 戏剧结构 空间结构 戏曲研究 析论
-
描述:一空间结构——虚实之配合我们主要从虚与实两个方面观察《牡丹亭》的空间结构。这里的虚指的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梦、梦中梦、鬼魂、冥界里的18层地狱等虚幻事物。为弄清这个虚、实公式,我们先从《牡丹亭》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