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人改趣事
作者:暂无 来源:辅导员(教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趣事  古人    明月  王安石  家乡 
描述:一 王安石看到一位友人写的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两句,不禁提笔改道:“明月空中照,黄犬卧花阴”。他自以为改得很恰当,实际倒是错了。原来友人的家乡有一种乌叫“明月”,有一种昆虫叫“黄犬”。
沈括:生不逢时去拼
作者:阿丁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国家图书馆  宋神宗    王安石  领袖 
描述:沈括,一个可向多领域劈腿的章鱼型人才。弱冠之年就承父荫当了个沐阳主簿的小官,在任上显示了其出众的水利才能。32岁中进士,三年后在大宋的国家图书馆谋了个职位。宋神宗时,王安石获最高领袖重用
王安石散文特征成因浅析
作者:张珂  来源: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议论  古文  新学 
描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其散文古奥深邃,极重功利性,与政治联系密切且多议论,因此读之虽有雄健之势却稍欠美感.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王安石的个人文学观有着密切联系的.
“见”到一种的境界:《长相思》教学实录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相思》  教学实录  “见”  纳兰性德    王安石  乡愁  注释 
描述: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
你的锋芒刺伤的是自己
作者:侯爱兵  来源: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咏菊》  王安石   
描述: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天资聪明,便恃才傲物、锋芒凌人。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在睡觉的王安石还没醒,守门官便让他在门房里稍稍等一会儿。苏东坡看到砚下有一沓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
“茧翁”汤显祖
作者:夏立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无奈  因缘   
描述:剧作家汤显祖晚年有一号:茧翁。“茧翁”顾名思义乃茧中之翁也。细品之,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号。既有无可伸展拳脚之无奈,也有作茧自缚之自嘲,却更有节操自守之欣慰。据传,汤显祖取号时口占一绝:“不随器界不成窠,不断因缘不弄蛾。大向此中干到死,世人休疑似苏何。”诗中耿直可见。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作者:暂无 来源: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故事  民间   
描述:民间有个故事.说苏轼一天有事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正在家睡觉,他便在书房等候,结果看到桌上有两句没写完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作者:张公者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湖秋月  荷花  西湖  陆象山  风雨  梅花  兰亭  清溪  洛阳  山乡 
描述:
陕北晋语声韵的舒化
作者:李建校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陕北晋语  入声  舒化 
描述:化速度最快,已经基本舒化,曾梗摄字次之,深曾通三摄舒化最慢。
精心设“导”,引人“”胜
作者:潘早晨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入新课  教学效果  导入法  语文教学  学习  精心设计  课文导入  教学实践  王安石  孔乙己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情境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我从教初中语文十余年,非常注重导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六种方法,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