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12)
报纸
(62)
学位论文
(26)
图书
(13)
会议论文
(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2)
地方文献
(24)
宗教集要
(12)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
(50)
2011
(77)
2009
(46)
2008
(53)
2007
(48)
2006
(50)
2005
(29)
2003
(38)
2002
(20)
1957
(2)
按来源分组
其它
(41)
文学遗产
(10)
北方论丛
(5)
阅读
(3)
辅导员(教学版)
(1)
国学
(1)
财会月刊:会计版
(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书目季刊
(1)
读写算(小学中高年级版)
(1)
相关搜索词
"诗"性
关云长
中国历史
周礼
刘辰翁
古代
保健养生
《泊船瓜洲》
古人
黄州诗词
国家图书馆
出现频率
《团结报》
唐朝
复归
初中
图书馆藏
品牌宣传
北宋中期
乡愁
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参政议政
《牡丹亭》
诗
王安石
《咏菊》
《洗兵马》
大明寺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议政诗】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王安石
议政
诗
的政见与"
诗
"性
作者:
李唐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政
诗
议政
诗
"以
诗
议政
"
"以
诗
议政
"
"
诗
"性
"
诗
"性
描述:
王安石
议政
诗
的政见多以议论出之,"以议论为
诗
"是王安石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他的
议政
诗
是作"
诗
",而不是写政论,没有因政见的阐发而改变
诗
"带情韵以行"的审美特质.他在
议政
诗
的创作中经常调动
论王安石
议政
咏物诗
作者:
李唐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
诗
议政
咏物诗
暗喻
描述:
相联系的特点, 由说物引申到
议政
, 其“联系”又可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两类。二是暗喻, 即
诗
的文面只是咏物, 不露
议政
, 但由于诗中物的特点、此物与他们的关系、对物的主观感受等条件的限定,“物理”自然
“临川四梦”引《
诗
》所见汤显祖“《
诗
》教”观
作者:
戴健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牡丹亭》
《诗经》
《
诗
》教
描述:
上强调性别差异:肯定女子的诚挚、知行合一,批判男性的虚伪、心口不一,从而提出思想变革的要求。汤显祖的“《
诗
》教”思想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与明代中后期“新人文思潮”崛起、论《
诗
》风气转变等有较大关联,亦
《周礼》“六
诗
”本义探
作者:
刘丽文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大司乐
十二律
六
诗
教学内容
“兴”
“雅”
音乐
“比”
政治伦理
描述:
《周礼·春官·大师》云:“教六
诗
: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六
诗
”之义究竟是什么?千年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只有把“六
诗
”放到其所产生与存在的背景即语境中才能正确理解。语境有二:一是
王安石“使辽”及“使辽
诗
”考辨
作者:
赵克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送伴使
使契丹
送伴
诗
使北
诗
使辽
诗
描述:
王安石一生只曾于宋仁宗嘉礻右五年(1060)春作为“送伴使”伴送契丹使者还而至宋辽边塞,往返途中写有《伴送北朝人使
诗
》纪其行。王安石虽然也曾两次被命出使契丹,但皆辞行,改命他人代往。王安石“使契丹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