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代戏曲选本中的《牡丹亭改编
作者:赵天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选本  戏曲选本  牡丹亭  牡丹亭  改编  改编 
描述:戏曲选本所反映的主要是《牡丹亭》折子戏的改动情况,戏曲演员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对原本进行加工提炼。他们删除繁文赘曲,添改曲文人物,增饰宾白科浑,添注身段表演、穿关道具,调整行当角色,使这些单折凝聚
情女
作者:张红梅 张卫东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神话  汤显祖  柳梦梅  浪漫主义  梅花  爱情模式  女子  寻梦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习《诗》的反理学意义
作者:刘冬颖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牡丹亭    理学 
描述:是要名教符合人情。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本改编刍议
作者:张洪海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改编  改编 
描述:编的借鉴意义之所在。
昆曲改编期待文学性回归
作者:孙书磊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性  昆曲艺术  改编  桃花扇  非物质遗产  文学名著  矛盾冲突  回归  牡丹亭  文学形象 
描述:昆曲改编期待文学性回归
越女缠绵别有情 越剧《牡丹亭扮演者李沛婕印象
作者:吕建华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越剧  扮演者  印象  形象塑造  剧作家  遂昌县  文化厅  浙江省 
描述:越女缠绵别有情 越剧《牡丹亭扮演者李沛婕印象
名著中的点睛之笔 (十一)春节
作者:暂无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节  爆竹  沉静  除夕  名著  特色  鞭炮  王安石  红烛  刘禹锡 
描述:~~
无望的发现——浅析自我意识的梦幻呈现
作者:胡晓虹  来源:淮海文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意识  梦幻  古代文学作品  《红楼梦》  牡丹亭  女性意识  情节安排 
描述:比崔莺莺更决绝,更丰满。在众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难得看到如此重情重义的年轻女子。作品通过“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这一颇具浪漫色彩的情节安排,让我们感受到女性在受到精神禁锢时的反抗情绪
我看昆曲《牡丹亭
作者:张杨子苏  来源:中华家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演出    百年纪念  柳梦梅  音乐  戏曲  光盘 
描述:戏曲
理学的“穷理尽性”与的游园惊梦——汤显祖“以情格理”
作者:刘小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中国古典戏剧史上,《西厢记》、《琵琶记》、《拜月亭记》、《长生殿》、《桃花扇》等戏曲名作,或点染儿女风情,或进行伦理说教,或演绎历史事件,总之大都不外乎反映世俗生活。只有《牡丹亭》几乎成为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