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08(1)
2006(1)
2005(1)
2001(1)
1993(1)
1987(1)
1986(1)
1985(3)
1979(1)
按来源分组
文献(1)
语文教学之友(1)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1)
历史研究(1)
南都学坛(1)
中国金融(1)
语文教学通讯(1)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1)
河北学刊(1)
中国青年研究(1)
共青团工作适应企业改革的若干见解
作者:陈相山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企业改革  团的工作  企业团组织  相山  团干队伍  团干部  工作职能  团干素质  深化发展 
描述:要改变以往那种团内津津乐道,团外哑口无言,团内有价值,团外无效益的状况;改变以往那种以人多势众来衡量一个组织强弱的思维习惯。这些与当前的企业改革格格不入,应该转变到设置必要的组织机构,精干的团干队伍,高效的工作方法上来。改革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团组织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引导团干部和青年充分认识改革给共青团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寻找企业改革为团组织发展创造和提供的天地和舞台,以多变形式迎接万变的新形势。改革形势的深化发展,对企业的各各方面提出不同的新要求,团于是青年的领头军,要勇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在企业改革中探寻团的工作的新位置、新方法,努力拓宽企业团的工作渠道。2.要调整工作重点和改变工作作风。一要明确工作职能;明确工作职能就是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团组织服务参与的职能作用。服务为双向服务,一是服务青年,一是服务
宋代佛教与官府财政的关系——以曾巩与苏轼的见解为例
作者:崔勇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苏轼  佛教  官府财政 
描述:事严谨与苏轼的放达宽容,曾巩的任职京师、编修史籍与苏轼的任职地方州府首长的经历,形成鲜明对照。
吴炳煌教授对运耳术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
作者:张学君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煌  吴炳煌  运耳术  运耳术  学术见解  学术见解  临床经验  临床经验 
描述:耳穴是耳廓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沟通的部位,也是脉气输注所在,临床运用极广。吴炳煌教授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原福建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福建省针灸学会会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结合民间
“兰家女”应是“兰家子”
作者:王瘦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兰家  宦官  争鸣  氏族  错字  见解  通志  语势  父名 
描述:对《孔雀东南飞》中的“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两句,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见解,这里笔者亦简述愚见,以企争鸣。我认为这两句中有错字,即“女”是“子”字之误笔。“兰”是姓,《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兰氏
写作忌与人同
作者:高家骏 高家玉  来源:中国金融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写作  作文  宰相  见解  新颖  饭后  北宋  书房  司马光 
描述:一、北宋王安石、作文写诗素以见解新颖著称。他在作宰相时著了一部《兵论》。四、王安石饭后,问起刘近日
浅谈李渔关于戏剧语言的理论——阅读《闲情偶寄》札记
作者:全景长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语言  闲情偶寄  李渔  戏剧理论  戏剧活动  清代  汤显祖  语言规律  明代  见解 
描述:见解。这些见解很多是符合戏剧语言规律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走马楼吴简研究——吴简所见“调”应是“户调”
作者:王素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走马楼  三国  学者  吴国  资料  长沙  国是  见解  文献  兴趣 
描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陆续公布,不仅为吴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吴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譬如:关于吴国是否实行过户调制,由于文献缺乏明确的记载,学者见解不一。而吴简中颇多“调麻”、“调布”、“调皮
我心中默念的名字
作者:李季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思想  名字  古人  人物形象  文章  议论性  见解  欧阳修  宋词 
描述:我心中默念的名字
《游褒禅山记》中的“华”究读何音
作者:杨一成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华山  游记散文  王安石  集体备课  读音错误  理趣  句子  写法  见解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文是一篇理趣盎然的游记散文,集体备课时,大家对其内容和写法见解一致,但对文中华的读音却莫衷一是。文中出现华字的句子集中在第一段,共有三处: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距其院东五里
《揭半斋璇玑遗述》等四种
作者:暂无 来源:文献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南京图书馆  广昌  经术  合二而一  文学  见解  璇玑  南昌  咸丰 
描述:清广昌揭暄撰。按刘大千《广昌志》文学传云:揭暄字子宣,号韦纶,别号半斋,衷熙子,以经术荐辟。衷熙殉发遇害,暄枕戈洫血,图所以报,计百出,贼急走险。暄用谍者间贼左右,反有为之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