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述中国传统悲剧与西方悲剧的差异
-
作者:吴春香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悲剧 差异
-
描述:而在表演上重视技巧;西方悲剧重视真,进而在表演上重视内容。
-
河西走廊引种栽培美国黄松试验
-
作者:陈斌 葛宏元 来源:林业实用技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美国黄松 栽培试验 抗高温 抗性调查 盐碱地 硫酸亚铁 引种栽培 种子 播种
-
描述: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降水量35~117mm,由东向西依次减少,蒸发量2100~3400mm,大气干燥度K值为3~7,由东向西逐渐增加,年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45m/s,≥3m/s的日数为95~290d,≥5m/s的日数为20~143d,无霜期130~159d。太阳辐射强度145~154kJ/c
-
从《牡丹亭》和《卡门》两部传统戏剧看中外文化之差异
-
作者:庞国太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卡门》 《卡门》 戏曲 戏曲 歌剧 歌剧 文化 文化 差异 差异
-
描述:幅幅精工织锦,两者都是对人生的咏叹,是体系不同的艺术精品。
-
礼教桎梏下人本质欲望的觉醒——在与《西厢记》比较中看《牡丹
-
作者:刘晓娟 来源:科教文汇(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 主题 差异 差异
-
描述:《西厢记》后的三百年爱情题材戏曲创作,几乎完全重复着《西厢记》的主题,即歌颂“有情”的婚姻观,反对封建包办的婚姻,追求爱情自由,直到《牡丹亭》的出现在主题的深刻性上对《西厢记》有所超越,它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
-
《西厢记》《牡丹亭》才子佳人形象探异及其文化阐释
-
作者:刘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 形象 形象 差异 差异 文化阐释 文化阐释
-
描述:来才子佳人小说的兴起产生了独特的推动作用。这两部经典剧作虽然都是讴歌爱情的才子佳人戏,在中国古代的情爱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两部佳作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差异。
本文
-
黄松有:物权法应规定居住权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公安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所谓居住权,是指居住权人对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房及其他附着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权利。它分为法定居住权和意定居住权。居住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罗马法,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和意大利民法典对此均有规定。日本民法典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对此则无规定。在我国物权立法过程中,是否建立居住权制度,存在
-
黄松峪探金
-
作者:李理 来源:中国地产市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淘金 黄松 现代生活
-
描述:黄松峪探金
-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与差异
-
作者:武洋萍 来源:科学之友(B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商鞅 变法 比较
-
描述:从“变法时机与策略”、“变法者的地位与权限”、“变法者信念与毅力”等方面比较了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成效的不同之处。
-
美国黄松、班克松和油松的的抗寒性比较
-
作者:龚月桦 高俊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材料,对其抗寒性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掌握这些国外引种松的生理生态特性,促进扩大引种奠定理论基础。
-
美国黄松、班克松和油松的抗寒性比较
-
作者:龚月桦 周永学 樊军锋 刘迎洲 庞珂佳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班克松 油松 抗寒性 ABA
-
描述:黄松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18·05%;但束缚水/自由水比值、K+和ABA含量都较低,分别为2·18、2275μg·g-1DW和63·3μg·g-1FW,可能是其抗寒性较弱的内在原因.班克松较低的叶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