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13)
期刊文章(478)
图书(38)
学位论文(24)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54)
地方文献 (4)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1(63)
2009(223)
2008(198)
2006(33)
2005(27)
2003(25)
1987(16)
1986(11)
1981(4)
1974(4)
按来源分组
解放军报(9)
中州学刊(2)
证据学论坛(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
读书杂志(1)
滨州学院学报(1)
中国远程教育(1)
浙江国土资源(1)
鄂州日报(1)
文艺生活(1)
带兵育人当顺势而为 成都军区某装甲团四连指导员 黄 
作者:   来源:解放军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我是2005年从重庆大学毕业的国防生,参加军校任职培训和读研究生之后,2009年到荣获“基层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的四连任指导员。两年来,面对“新兵管老兵、硕士带战士、书生当书记”的现实考验,我坚定信心、扎实工作,连队连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两次荣立三等功,党支部被军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被
《周易郑康成
作者:郑振峰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易》学  王应麟  集大成  郑玄  王弼   
描述:《周易郑康成》一卷,郑玄,王应麟辑。郑玄初从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从马融受费氏《易》,故其学出入于两家之间,其所撰《周易》堪称两汉《易》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魏晋以后,与王弼《周易》并立国学
对教材所“《临江仙》词意画”的质疑
作者:孙延喜  来源: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词意  教材  质疑  唐诗宋词  高中语文  晏几道  教科书 
描述:《临江仙》词意画”的小注。但画中是一位女子独立,与整篇词意不符合。在这首词之后选这幅画,这对学生理解全词产生了障碍。 这首词独立的当是抒情主人公即词人。从事理上分析,作者思念一位飘零的歌女,但情人已不知去向,那独立的只能是自己。从词的内容看,作者怀着浓浓的相思,做了一个相见的梦,梦后回到现实,情人已人去楼空
王安石《老子》著作年代考
作者:张建民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  著作年代 
描述:作为研究王安石思想重要资料的《老子》至今没有一个著作时间界定,影响着对王氏学术的评价与对北宋学术的真切认识。据考证,王氏《老子》既不是作于嘉祐年间,也不是作于元丰年间,而应为王氏作于治平熙宁之际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从“六经我”与“我六经”谈起
作者:彭启福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学  心学  六经 
描述:九渊心学诠释学的德性优先主义立场。
黄希武:情禾苗暖千秋
作者:暂无 来源:北大荒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04年,襄河农场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时年65岁的退休干部、原农场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黄希武,受聘担任驻会副主任。他先后被评为农垦总局和管理局先进个人,关工委也被评为管理局先进集体。   黄希武在关工委内部建立了严格的请示汇报制度,坚持每半年向党委会系统汇报一次,每月向主管领导汇报
李壁《王荆公诗》的诗学批评
作者:何泽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诗学批评  创作方法 
描述: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李壁《王荆公诗》与“以史证诗”
作者:何泽棠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以史证诗 
描述:节,解释了用"赋"、用"比兴"、用典等各类诗句的意义。李壁还考证了部分诗歌的创作时间,并由此推证了诗意。
“三礼”郑玄中古今语考察
作者:熊果 易柳清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仪礼  礼记  古今语 
描述:本文考察《三礼》郑玄中的古今语。文章认为,古今语不同于古今字,古今语是表达同一事物而古今使用不同的名称,跟文字的使用无关。通过考察《三礼》郑玄中的古今语,我们不仅可以弄清古今语与古今字的区别
董养性《选杜诗》与仇兆鳌《杜诗详注》异文考释
作者:赫兰国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养性  董养性  《选杜诗》  《选杜诗》  《杜诗详注》  《杜诗详注》  异文考释  异文考释 
描述:董养性《选杜诗》是元代重要的杜选本,是现存元代杜诗数量最多、水平极高的一部杜诗学著作。由于国内失传,一直无人对其进行研究。仇兆鳌《杜诗详注》详实赅博,对前人研究成果多有吸收,前人版本多有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