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丽娘”的角色分析及表演设计
-
作者:童丹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设计 表演 《牡丹亭》 叛逆女性
-
描述:“杜丽娘”的角色分析及表演设计
-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
作者:陳怡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
描述:方式,兩岸的戲曲演出因而展現了更多不同的面貌。其中,舞台美術在演出的視覺呈現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牡丹亭》在1980年以後有豐富的演出紀錄,除了劇本改編、表演風格之外,在舞台美術設計方面也有相當
-
沈璟传奇艺术形式研究
-
作者:余治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璟 传奇 艺术形式 汤显祖 表演
-
描述:,也意味着其作品逐渐向“剧”的趋势演进。表演体制上,缩长为短,尤其是杂剧化形式的革新,使他在戏曲发展的历程中具有典范意义;脚色体系初步成熟,尤其是净丑角色的分工已具成熟的雏形;舞台场面丰富生动
-
试论李渔的观众理论
-
作者:潘丹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众 一度创作 二度创作 三度创作 牡丹亭
-
描述:理、观众的作用等方面。李渔谈观众论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创作论,所以观众论与创作论紧密结合,在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三度创作阶段都有不同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李渔观众论在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上表现出独特
-
浅议陆九渊的工夫理论
-
作者:刘财安 叶国平 来源: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发明本心 剥落 读书
-
描述:。他的工夫理论不仅在当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有它的指导意义。
-
阮大铖戏曲理论探析
-
作者:李玉栓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探析 戏曲创作 中国古典戏曲 传奇作品 汤显祖 戏曲理论 理论主张 理论成就 创作原则 中国古代戏曲
-
描述:在中国戏曲史上,阮大铖并不是一流的戏曲家,但他以极具才情和个性之笔,不仅创作了轰动一时的传奇作品,而且在汲取传统戏曲理论成就、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结合自身舞台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主张。他
-
陆九渊散文理论探微
-
作者:雷斌慧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散文 散文理论
-
描述:陆九渊的文道观一方面是实本文末,一方面是文道一体.在肯定文学抒情本质的前提下,陆九渊强调散文内容要真实、充实.陆九渊重视文学形式,表现在散文上,即是重视散文的气象,赞赏简畅自然的文风,关注炼字及作文法度.陆九渊对散文创作的指示是强调要发明"本心".
-
浦江板凳龙
-
作者:周春德 来源:神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凳 龙珠 民间艺术 中华民族 浦江县 中国文化 灯头 表演 元宵节 考证
-
描述: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被称为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华民族是吉祥、尊贵、勇猛的象征。虽然世上是否有龙之存在,尚待考证,外形如何亦无人得知,但中国人深信,长久以来老祖宗传承给子孙们的龙的图腾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
春节去浦江闹迎会调板凳龙
-
作者:雨蔚 王建平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凳 表演 民间 村民 工艺 开路 广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姓 美好生活
-
描述:春节搞迎春、调板凳龙,是浦江民间延续了几百年的民间活动,每到新春佳节,浦江地区的乡村百姓都会汇集一堂,用迎会,调板凳龙这种独有的民俗风情来除旧迎新,以求五谷丰收,美好生活。2006年6月2日,浦江迎会、板凳龙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赏心乐事
-
作者:王芳 陶文瑜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杨贵妃 苏州人 唐明皇 牡丹亭 表演 演出 张继 陆文夫 演员
-
描述:候我们大清早五点钟练功,我估计你经过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上文化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