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1)
报纸(32)
学位论文(5)
图书(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
地方文献 (47)
非遗保护 (9)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3(8)
2012(15)
2010(10)
2007(12)
2002(3)
1991(1)
1989(2)
1986(3)
1962(1)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5)
剧影月报(5)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语文教学与研究(1)
戏曲学报(1)
戏曲艺术(1)
民族艺术(1)
艺术教育(1)
文史知识(1)
哲学研究(1)
论推论形式的阶级性和必然性
作者:金岳霖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言式  周礼全  阶级性  必然性  规律性  思想  形式  日常生活  客观主义  客观规律 
描述:的毛病。它摊开得太广,提出来的问题太多太杂,中心问题反而不够突出。这些毛病的根源还是思想不够明确。思想之所以不够明确因为在主张新看法的时候,旧看法并没有排除。这
昆曲表演简史(下)
作者:王安祈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简史  表演  《牡丹亭》  《长生殿》  乾隆年间  剧本 
描述:我们之前介绍了昆曲是怎么形成、而后一路流行下来的,我们还用《牡丹亭》做了一个例子。在这之后,一直到到清代初年,昆曲还有《长生殿》这样的好剧本。可是到了乾隆年间就不一样了,那时剧坛发生了一个事情——花雅争胜,或者叫做花雅之争,也就是花部跟雅部的争。
“杜丽娘”的角色分析及表演设计
作者:童丹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设计  表演  《牡丹亭》  叛逆女性 
描述:“杜丽娘”的角色分析及表演设计
壮族蜂鼓的沿革、形式、特色和发展
作者:韦土良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壮族舞蹈  特色  莫一大王  伴奏乐器  壮族人  发展  形式  周礼  瑶族  宋代 
描述:蜂鼓的源流沿革蜂鼓,为壮族的一种古老击乐,一般长约60厘米,两端敞口,状如喇叭;陶腔皮膜,以绳绷紧,中间细长,酷似蜂腰,故名。究其源可上溯至《周礼》所记的“土鼓”,西汉
昆曲《牡丹亭·惊梦》表演中的四层情绪变化
作者:孙珏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绪变化  中国古典戏曲  《窦娥冤》  故事情节  表演  昆曲  矛盾冲突 
描述:亲吃错药被毒死、窦娥被冤下狱的故事情节;《牡丹亭》我们牢牢记住了杜丽娘游园、惊梦、寻梦等一个天然丽质的少女,在礼教压抑下怀春抑郁愁闷。无处宣泄的情怀,而往往模糊了杜丽娘、柳梦梅与杜父、杜母的冲突细节。
金钱与权势下的爱情——新编京剧《杜十娘》李甲人物表演心得
作者:靳学斌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十娘》  李甲  心得  表演  人物  京剧  新编  权势  金钱  爱情故事  《牡丹亭》  外国电影  朱丽叶  罗密欧  典型性  普遍性 
描述:金钱与权势下的爱情——新编京剧《杜十娘》李甲人物表演心得
论析昆剧青春版《牡丹亭》音乐之传统与创新
作者:黄慧玲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曲牌  形式  唱腔 
描述:新发展、研究、保存及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主要对崑剧青春版《牡丹亭》音乐之传统与创新手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戏曲创作时如何保留曲牌音乐的体制规范并开创出新的特色与表现风格,延续并发展传统戏曲的新风貌。研究内容包含分析本剧的唱腔风格、主题音乐、主题合唱与乐器的应用等手法,希望藉由本研究,整理出一些曲式内容,提供音乐研究者与作曲家参考。
戏曲表演的基本特点
作者:阿甲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地方戏曲  李渔  戏曲理论  舞台戏剧  汤显祖  观众  演员  程式思维  程式化 
描述:》,讲他用字太推敲,欠浅爽,不大让人懂。所以历来主张‘词本色’,‘意深词浅’。当然若词浅意也浅就不好了;意深词也深奥,观众也无法体会其意,演员也很难表演。张庚讲剧诗是舞台文学,不是案头文学,不是看的文学
特殊形式的诗歌
作者:顿新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王安石  特殊形式  宋代  顺序读  诗歌  元素  词序  诗体  回环 
描述:回文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它运用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使全句或全首既能顺序读,又能颠倒吟。这种诗体虽然有些近乎文字游戏,但还确实难作。现略举数例。宋代的王安石就有三首回文诗,其中一首是:“梦长随永
《牡丹亭》重言词研究
作者:曹传梅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言词  重言词  词类  词类  形式  形式  音节  音节 
描述:穷尽性考察,对<牡丹亭>中的114个(本文数据均除去重复使用情况)重言词从词类、形式上、音节上作了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