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善法于天下”:王安石法伦理思想探析
-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法 法 伦理 伦理
-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法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
“礼”“法”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礼 礼 法 法
-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法”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
张达旭用补肾法治疗崩漏经验
-
作者:俞祝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疗崩漏 张达旭 补肾法 菟丝子 清热固涩 山萸肉 海螵蛸 女贞子 疲倦无力 旱莲草
-
描述:张达旭用补肾法治疗崩漏经验
-
健脾补肾话板栗
-
作者:长明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栗 健脾补肾 《山海经》 木质纤维 《周礼》 果实 栗树 栗属 粮食 果壳
-
描述:晚秋板栗上市,满街飘香,令人垂涎。板栗以其果壳含有木质纤维如板而得名。又名栗、玫栗、风栗、毛栗,为栗树(山毛榉科栗属高大落叶乔木)的果实。在古代它同桃、李、杏、枣并列合称“五果”,素有“干果之王”、“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称。古籍《山海经》、《周礼》中
-
龚廷贤延缓衰老理论初探
-
作者:刘洋 张立侠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延缓衰老/病因学 延缓衰老/病因学 @龚廷贤 @龚廷贤 《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 补肾 补肾 通瘀导滞 通瘀导滞
-
描述:祖国医学在延缓衰老研究方面名人辈出,龚廷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认为,肾虚是衰老的主要原因,脾胃与衰老关系至为密切,而且衰老并非纯属虚证,情志与衰老密切相关。治疗应以补肾为主,注意调理脾胃及情志
-
李觏的礼法观
-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法 法 一本于礼 一本于礼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礼"、"一致于法"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
李觏礼论研究
-
作者:李国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礼 性情论 功利主义 法
-
描述:;在礼的内涵上,他认为礼是施政、立教、治国、安民、修已的根据和标准,礼,是仁、义、智、信之本,礼将仁、义、智、信、乐、刑、政七者统于一体;在礼的具体要求方面,他认为礼对经济、政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济、政治在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礼的制约,只有合乎礼的要求才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形式,才是开明的政治。在他丰富的礼内容里不仅包括了仁、义、智、信各种德性,还包括经济、政治生活的各种规范,并对仁、义、智、信、乐、刑、政与礼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不仅坚持了要依礼行事、依礼行政,而且一反传统提出了“礼下庶人”、“人非利不生”等观点;不仅对当政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也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人文关怀。本文希望通过对李觏的礼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的礼思想,并从中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出...
-
肾气丸应是补肾气方
-
作者:辛增平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肾气丸 功穴 适应症
-
描述:肾气丸应是补肾气方辛增平(中医系方剂教研室)关键词肾气丸,功穴,适应症肾气丸源于《主匮要略》,1至5版《方剂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均以为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对此,笔者就该方组方原旨、配伍用药
-
人生何处不可休
-
作者:羽清雪 来源: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人生 目的地 风雨 黄州 王安石 游览 历史悠久 放下 法
-
描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桩事:当年他寓居喜佑寺时去游览松风亭,一路行来疲乏不堪,望望目的地还远远地在前面,他感到累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才到啊?忽而一转念,想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
读书三到法
-
作者:周广玲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法 朱熹 宋人 熟读 有功 学习 运用 陆九渊 涵泳 宋朝
-
描述:宋人朱熹读书有"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还说过:"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这些读书法,都是非常好的,是我们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