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几道与纳兰性德“梦”词之比较
-
作者:吕菲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词 梦
-
描述: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本文抓住两位词人作品中“梦”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分析,着重指出二人梦词在内容成因方面的相异性。
-
蔡京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蔡京 司马光 中书舍人 个人品质 历史记载 盖棺定论 神宗 徽宗 治国思想
-
描述:时历任中书舍人、知开封府等要职。但王安石对蔡京并不赏识,据说他曾经指出:蔡京“如何做得知制诰,一屠沽耳!”蔡京与王安石不是一回事,甚至完全相反。就个人品质来说,王安石以“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
-
《牡丹亭》的魅力
-
作者:朱栋霖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情 情 梦 梦 牡丹亭意象 牡丹亭意象
-
描述:“牡丹亭意象”所寓托的戏剧动作是杜丽娘因梦生情、因情而死而生 ,是汤显祖“情”的理念的戏曲与美学的呈现、杰出的美学的创造。
-
与蔡楠谈小小说的想象
-
作者:谢志强 来源:小小说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与蔡楠谈小小说的想象
-
无梦时节
-
作者:叶楠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因斯坦 肥皂泡 想像力 《牡丹亭》 光斑 多梦 少年 小乘佛教 阿基米德 野草莓
-
描述:人,往往是爱做美梦的,特别是在青少年时代。然而正值青春年华的作者却处于“无梦时节”。这是为什么呢?这篇写情绪的散文,虽无惊人之笔,但娓娓道来,随意而不失深刻,散缓而有次第,令人深思,惹人遐想。你做过
-
情、梦、幻
-
作者:毛小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人格理想 戏曲创作观 戏曲作品
-
描述:、归于失败。
第二部分论述了汤显祖“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戏曲创作观:“情”是戏曲审美的核心;“梦”是戏曲审美的途径;“真”是戏曲审美的追求。汤显祖的人生观和哲学思想是他的这一文艺思想
-
试论汤显祖的"二梦"
-
作者:姚晓菲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二梦 情
-
描述:深谙仕途况味的汤显祖在"为情作使"的意图下,创作了"二梦",因而"情"是这两部戏的表达宗旨."二梦"既展现了善情,又描写了恶情,并有意识的揭示了善情为恶情所吞噬的过程,从而对官场社会予以强烈的批判
-
梦与情铸就的人生丰碑——汤显祖“临川四梦”新探
-
作者:唐雪莹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抗衡 激扬 回归
-
描述:回归。由梦—情—理—真 ,演绎了汤显祖悲壮而又辉煌的一生。
-
寻源追梦《牡丹亭》
-
作者:周文韶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寻源 广东南雄 后花园 大庾岭 梅岭 《容斋随笔》 《夷坚志》
-
描述:也曾读过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看过据此改编的昆剧《牡丹亭》,四百多年来这剧本和昆剧一直传唱不衰,“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汤显祖因之被尊称为“东方莎士比亚”;也曾知道《牡丹亭》赢得了许许多多青年女子的同情之泪,比如遭遇不幸的冯小青留下了绝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
-
汤显祖《邯郸梦记》校注
-
作者:吴秀华 来源:河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邯郸梦记 邯郸梦记 注释 注释
-
描述:汤显祖《邯郸梦记》校注